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土壤入渗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地表单位面积土壤的入渗水量。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热带原始季雨林的集中分布区域之一,近50年来橡胶产业的发展致使大面积结构复杂的热带原始季雨林被单一的橡胶林取代。读热带原始季雨林和橡胶林的土壤入渗率比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双版纳热带原始季雨林与橡胶林比较(     
A.热带原始季雨林土壤的含水量季节差异更大
B.橡胶林土壤入渗能力大于热带原始季雨林
C.热带原始季雨林土壤的含水量小于橡胶林
D.橡胶林内生物种类比热带原始季雨林丰富
2.西双版纳热带原始季雨林和橡胶林土壤入渗能力不同,主要是因为(     
A.微生物分解能力强弱B.有机质含量的高低
C.土壤质地的差异D.不同林内温度不同
3.西双版纳热带原始季雨林被单一的橡胶林取代,会导致(     
A.地质灾害增多B.水土流失加剧C.大气湿度增加D.全球气候变暖
2021-12-17更新 | 699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20 植被与地理环境-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2 . 自20世纪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植被选种及配置,否则会造成土壤水分过度消耗出现干层(干层是指土壤剖面中,隐伏在多年平均降水入渗层以下,因植被深层吸水,且不能被雨季降水入渗恢复,由土壤水分负循环而导致的干燥化土层)。下图示意陕北某黄土沟壑区三种不同退耕模式,退耕还乔(刺槐)、退耕还灌(柠条林)、退耕撂荒(撂荒草地),在土壤水分渗透速率以及土壤含水量两方面的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土壤的水分人渗能力以退耕还乔模式为最优,主要原因是该模式( )
A.地表枯枝落叶较少,增加下渗B.地表固结严重,增加下渗
C.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利于下渗D.土壤的孔隙度较高,利于下渗
2.土壤水分渗透速率高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是( )
A.减少地表径流,减轻流水侵蚀B.加快径流速度,促使泥沙沉积
C.减少水分蒸发,降低降雨强度D.增加地下径流,提高土体稳定性
3.相比退耕撂荒,退耕还乔和退耕还灌模式土壤含水量较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植被蒸腾作用②林冠层面积③降水强度④渗透速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03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地理热点292 固沙植被--柠条-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全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狙击与专项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黄土高原不同植被下不同月份土壤平均含水量的变化图。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可以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完成下面小题。

1.6月份,图示各植被土壤含水量普遍比其它月份低,主要原因是(     
A.微生物活动旺盛B.植被根系吸水强
C.区域降雨量较少D.区域气候较干旱
2.通过各种不同植被下土壤含水量的差异比较,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中适宜种植(     
A.沙棘B.草C.油松D.沙棘油松混交林
2020-07-02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考点44 水土流失-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帮
4 . 下图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和年输沙量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多年平均输沙量相比,1987~2015年潼关站输沙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其以上流域(       
①引水灌溉,减少泥沙下泄
②削山平地,减小坡面径流
③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流失
④气候变暖,降低暴雨强度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16年以后,黄河下游输沙量较中游明显减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B.流域面积
C.兴修水库D.水土保持
2019-06-10更新 | 7226次组卷 | 60卷引用:专题14.2 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讲)-《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生物结皮是蓝藻、地衣、苔藓及其他生物体与土壤表层颗粒胶结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生态效益显著。六道沟小流域属于黄土高原向毛乌素沙地的过渡地带,生物结皮主要分布于流域内的梁、峁,在人为干扰少、侵蚀弱、水分条件好的地块发育最好。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降雨形成径流)量和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生物结皮发育最好的地块,最可能位于梁、峁的(     
A.东坡B.南坡C.西坡D.北坡
2.两种坡面随降雨历时产流量和产流率总体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A.裸土坡面下渗量更大B.生物结皮坡面涵养水源能力更强
C.裸土坡面蒸发量更大D.生物结皮坡面地表径流速度更快
3.该地生物结皮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退耕后,生态环境得以修复,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B.多次人工降雨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可以促进生物结皮发育
C.黄土峁顶部平坦,人工干扰强,相比于山坡生物结皮发育较差
D.草本植物生长茂盛的区域,水土流失弱,有利于生物结皮发育
2024-04-07更新 | 77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魏县第五中学高考二模冲刺系列模拟地理试题(四)

6 . 某科研小组对一小流域两次降雨(下图)后流域的产流产沙情况进行了研究。该流域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整体北高南低,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等下垫面条件多年无明显变化。在前期均未发生降雨的情况下,两次降雨在流域内的降雨总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等特征基本一致,但降雨移动方向、降雨量分布不同。流域出口处水文站的监测数据表明,两次降雨后流域的产流产沙状况有显著差异。完成下面小题。

1.两次降雨移动的大致方向分别是(     
A.自东南向西北,自南向北B.自西北向东南,自北向南
C.自东南向西北,自北向南D.自西北向东南,自南向北
2.与第1次降雨相比,第2次降雨后流域出口处水文站测得的(     
A.径流峰值小、产沙量小B.径流峰值大、产沙量小
C.径流峰值小、产沙量大D.径流峰值大、产沙量大
2024-01-11更新 | 32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18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2023高一·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7 . 读甲、乙两省区优势水果产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甲、乙两省区优势水果种类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热量C.光照D.土壤
2.与传统的谷物种植相比,甲省区栽种苹果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A.抑制土地荒漠化B.防止土壤盐碱化C.减轻水土流失D.恢复与保护湿地
3.近年来,甲省区苹果收获后,能迅速进入长沙市场,这得益于(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B.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C.互联网的快速发展D.温室大棚的广泛推广
2023-10-26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卷三 产业区位因素

8 . 内蒙古十大孔兑是内蒙古河段的主要产沙支流,毛不拉孔兑是十大支流之一。1989年7月21日,毛不拉孔兑的流域面降雨量(流域内单位面积上的平均降水量)为86.93mm,2012年7月27日,毛不拉孔兑的流域面降雨量为85.7mm。下面ab两图分别为毛不拉孔兑两次降水形成的洪水过程中流量和含沙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a流量陡涨陡落,含沙量小B.流量与降水量最大值同步
C.与a相比,b流量与含沙量均减小D.含沙量变化滞后于流量
2.两次洪水流量与含沙量差异形成的原因有(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修建淤地坝             ③降水量减少             ④建设草方格沙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