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数千万年前的板块运动致使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地区变得干旱,形成了大面积的沙漠。这些沙漠的沙尘经过长途跋涉最终形成了地球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黄土高原。如今的黄土高原虽然沟壑纵横,但已梯田成片,生态得到改善。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梯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黄土高原成因最为接近的地貌是(     
A.灌丛沙丘B.风蚀蘑菇C.冲积平原D.水上雅丹
2.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因为(     
A.流水冲积作用B.风力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风力堆积作用
3.黄土高原修筑梯田最应注意(     
A.防御地震与滑坡等灾害B.始终与等高线保持垂直
C.不可在高海拔地区修建D.把保护生态放在第一位

2 .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曾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现在当地积极倡导氽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耕作模式(收割完冬小麦残茬的地表上,免耕直接种植红薯)。下图示意黄泛平原及起垄种植红薯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的好处不包括(     
A.增加肥力B.利于排水C.疏松土壤D.加厚土层
2.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耕作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A.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B.提高土地利用率
C.降低生产成本D.抑制风沙活动

3 . 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是梁峁地、沟坡地、川坝地农业的复合系统,是现代人地关系耦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农业模式。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沟道农业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系统脆弱程度最低的地形部位(     
A.梁峁地B.沟坡地C.川坝地D.黄土丘
2.沟坡地开发特色生态产品的主要自然条件(     
A.地势起伏大B.土壤较肥沃C.降水较丰富D.光照较充足
3.从土地整治角度,为川坝地高效化生产提出合理建议(     
①推进土地流转②提高作物产量③推广保护性耕作④改善人居环境
A.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4 . 下图示意热带雨林地区的两种咖啡种植模式。传统的咖啡种植一般采取模式甲;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新咖啡品种的出现,大量咖啡种植改为了模式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种模式下,咖啡生长条件差异最明显的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光照
2.推测模式乙的大范围推广可能给当地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滑坡泥石流C.旱涝频发D.土地盐碱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淤地坝的作用是(     
A.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B.沿等高线修筑,可以截流蓄水
C.成品字形排列,利于树木成活D.在沟道中修建,用于稳定沟坡
2.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A.水库发电能力增强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慢
C.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D.河流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

6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在现代农业中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的系统模式(如图所示),山顶削峁建塬,发展药果复合生态园;山坡构建草(根系多而浅)灌(根系少而深)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现代农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业系统模式中更利于农业生产的成果是(     
A.灌溉水源更充足B.台地抗侵蚀能力强
C.自然灾害更少D.地表起伏趋于和缓
2.混合护坡比单一植被的护坡(     
A.储水数量多B.固土效果好C.经济收益高D.建设成本高
3.春季药果复合生态园为幼苗覆盖薄膜主要是为了(     
A.防风固沙B.遮风挡雨C.保水保温D.增加光照
12-13高二上·陕西渭南·期中

7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臭氧空洞C.水土流失D.全球气候变暖
2.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022-09-02更新 | 459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
3.该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恢复后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9 .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下图示意淤地坝结构,完成下面各题。


1.淤地坝的作用是(     
A.沿等高线修筑,可以截流蓄水B.在沟道中修建,用于淤泥造地
C.成品字形排列,利于树木成活D.在沟道中修建,用于稳定沟坡
2.治黄先治沙,治沙先治水,说明(     
A.水土保持利于调沙减淤
B.放水冲沙是解决黄河水害的根本措施
C.要对全流域进行统筹调度
D.黄河含沙量大是水量不足的主要原因
3.淤地坝造成的影响是(     
A.水库发电能力增强B.河口三角洲面积增速变慢
C.流域生物多样性减少D.下游地上河进一步抬升
2022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10 . 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确定荒漠化的范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
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作用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