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土地资源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类型丰富,但空间差异显著;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有限,且开发难度大。目前,我国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有关。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是指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程度。下图示意中国土地资源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土地资源存在的生态敏感性问题可能是(     
A.石漠化B.生物入侵C.土地沙化D.土地盐碱化
2.图示土地资源生态极度敏感地区的主要特征是(     
A.地表径流丰富,土壤含水量高B.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
C.基岩裸露,植被覆盖度低D.风力吹蚀严重,活化沙丘发育

2 . 长白山苔原带成土作用较弱,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春季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严重。长白山某坡苔原带位于海拔2000~2550米,近年来该地气候变暖,对土壤冻结影响显著。图示意长白山某坡苔原带土壤月均温垂直变化率(即海拔每上升100米,土壤月均温变化的多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长白山苔原带某坡土壤月均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时段是(     
A.2月4月B.5月9月C.10月次年1月D.10月次年4月
2.与夏季相比,春季长白山苔原带坡面土壤侵蚀更严重,主要是因为春季(     
A.土壤表层解冻,易被侵蚀B.气温回升快,融雪径流量较大
C.坡面有冻土,水分下渗少D.植被覆盖差,对坡面径流阻挡弱
3.近年来气候变化对长白山苔原带土壤冻结的影响是(     
A.冻结期延长,冻结层变薄B.冻结期延长,冻结层变厚
C.冻结期缩短,冻结层变薄D.冻结期缩短,冻结层变厚
2023-05-14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南宁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3 . 黄土塬是过去260万年由西北风携带的沙尘在古盆地或古湖盆上堆积而成的平坦土地,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天然场所。当前,黄土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沟道侵蚀剧烈导致塬面破碎化和分解问题。黄土塬根据其面积大小和破碎程度,可分为黄土大塬、台塬、壕塬和残塬四种不同类型(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种黄土塬发生演化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甲丙丁乙B.乙丙甲丁C.乙丁丙甲D.甲丁丙乙
2.聚落的发展导致塬面破碎化和分解的重要原因,其原因是(     
①工农业发展需求,人为挖沟造壑   ②人口数量增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③农村劳动力进城,导致土地撂荒   ④地面硬化,地表径流增多,土壤侵蚀加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针对塬面破碎化和分解问题,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A.沟头—打坝淤地B.沟坡—修筑梯田
C.沟道—植树种草D.塬面—平整土地

4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8年动态监测显示,该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1.37万平方千米,占区域总面积的37.19%。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A.植被破坏严重B.夏季多暴雨C.地理位置特殊D.黄土土质疏松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     
①土壤养分流失②诱发地震③加剧凌汛④淤积江河湖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人类活动干扰、水土流失等原因而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岩石大面积裸露类似荒漠化景观,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市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和我国石漠化严重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不符的是(     
A.降水量丰富B.喀斯特地貌广布
C.地表水渗漏严重D.土层发育深厚
2.导致该地区石漠化发生的人为原因有(     
①过度开垦荒地②围湖造田③乱砍滥伐④过度抽取地下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读我国不同地区生态退化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D.土壤盐碱化
2.③④⑤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②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③人口密集,过度开垦   ④酸雨危害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3-01-12更新 | 40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7 . 人们对黄河的治理历经千年,清朝《河防述言》记载了一种“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略,即沿着原有河床两侧,内筑多重堤防(如下图),“蓄清刷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道修建多重堤防的主要目的是改变河流(     
A.水量B.含沙量C.水质D.流速
2.设计用于对抗常年河道摆动风险的河堤是(     
A.遥堤B.缕堤C.月堤D.格堤
3.该治河方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此后黄河仍出现洪泛甚至改道现象,主要是因为当时(     
A.工程技术手段较落后B.对水文变化预测不足
C.没有配套的水利工程D.对水土流失治理不当
2022-05-09更新 | 84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020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8 . 陕西冉家沟流域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盲目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氮含量(g/kg)
封山育林48.514.515.21.17
乔灌结合42.613.813.80.95
林草结合42.514.115.21.12
乔木纯林39.413.412.80.94
撂荒地39.112.212.30.87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1.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2.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
2021-12-03更新 | 392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9 . 某研究小组对黄土高原的黄土峁坡地进行大台田隔坡梯田、大鱼鳞坑三种模式的改造试验。下图示意同一黄土峁坡地治理工程完成后第10天,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大台田治理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土层厚度小,储水空间有限B.植被覆盖面积广,水分吸收多
C.土层开挖面积大,水分蒸发快D.地形垂直坡面大,水分流失快
2.一次降雨过后,不同模式表层土壤含水率最高的可能是(     
A.原始黄土坡B.大台田C.大鱼鳞坑D.隔坡梯田
2021-11-22更新 | 1576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2月月考地理试题
11-12高二上·黑龙江大庆·期末
单选题-题组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关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
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
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