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融雪期土壤由于受到融雪径流、冻融作用及未完全解冻层影响,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因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占全年土壤总侵蚀量比例较大。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下图为两种垄作方式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原因。
(2)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融雪侵蚀严重的季节及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自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黄土高原的治理。鱼鳞坑是重要措施之一,其方法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状若鱼鳞的半月形坑穴,并在坑内栽种植被,从而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下图为鱼鳞坑俯视及其纵剖面示意图。近年来黄河入海口处的利津水文站泥沙含量锐减,黄河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1)指出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作用,并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从土壤角度,说明鱼鳞坑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黄河水变清会给黄河三角洲地区带来消极影响,请为专家提出论证依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黄河流域的地貌景观图及甲、乙、丙、丁四地的景观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景观的主要成因是_____作用,据图判断,该景观上部岩石的坚硬程度比下部_____(大或小)。
(2)根据三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可推断①~③黄土颗粒依次变_____(粗或细)。
(3)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到达丁处,由于流速减缓,泥沙会大量堆积,从而形成的地貌为_____(填地貌名称)。近年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提高,丁地貌面积将_____(填“变大”或“变小”)。

材料二宁夏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经过此地。乙地位于宁夏沙坡头铁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工程。


(4)贺兰山以西的腾格里沙漠地区,分布有大量的新月形沙丘,根据沙丘的走向,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是_____
2024-01-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施生态建设,植被覆盖度由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7年的65%,发挥了消洪抗旱减灾的作用。在气候变化和生态建设共同影响下,黄河中游水循环和水文—泥沙一植被演变过程,呈现显著的时空变化。

(1)据图a和图b,说出区域生态建设主要采取的措施。
(2)数据显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后其土壤含水量减少,从水循环角度分析。
(3)结合图b,分析生态建设对消洪抗旱减灾的作用。
(4)若生态建设长期疏于维护,将出现图c所示现状。利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探讨该状态下区域各自然要素的演变。
2023-11-01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冲沟侵蚀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某研究选择在该区母岩、土壤类型一致的同坡面撂荒坡的不同坡位上,栽种叶片宽大、根系发达的巨菌草,以裸地为对照,发现巨菌草能改善水土流失。


种植巨菌草能改善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水土流失,请说明理由。
2023-10-0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6 . 眉山某中学在地理课上开展了关于“北方地区”的探究式学习,对“东北地区工业发展”“黄土高原民风民俗”和“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进行了探究。下图是北方地区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东北地区工业发展


(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①既是工业中心又是省级行政中心,其名称是______;根据图中鞍山附近的矿产资源,推测其主要工业部门是______
(2)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导致东北重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滞后。请你为东北重工业基地振兴提出合理建议______(至少两点)。

探究二:黄土高原民风民俗


(3)黄土高原孕育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______;图中陕北老乡正在演唱的______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

探究三:黄河中下游自然环境


(4)黄河中游流经甲地形区,其名称是______,该地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_____至少两点)。
(5)山脉乙______(填山脉名称)和淮河是我国南北分界线;黄河在山东省注入②______海;黄河下游流经地区的农作物熟制是______
2023-09-2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中科院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显示,2019年东北黑土地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地总面积的20.1%。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3°-15°坡耕地,占黑土地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4%。60%以上的旱作农田发生了水土流失问题,黑土层正以年均0.1-0.5厘米的速度剥蚀流失。侵蚀沟发展已造成耕地破碎化,东北黑土地侵蚀沟已累计损毁耕地33.3万公顷。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探讨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规律。该地位于北纬48度。


          

材料二:以下是小组实验获得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三:不同雨强下径流量随时间的分布


   
(1)据材料判断该地适合种植的农作物,说明判断依据并分析该作物控制水土流失效果最好的原因。
(2)比较不同雨强下径流量异同
(3)简述黑土区水土流失对土地产生影响?分析为保障粮食产量要继续开发北大荒理由。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吕梁市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因吕梁山脉由北向南纵贯全境而得名。该区域输入黄河泥沙曾占山西省入黄泥沙2.7亿吨中的八成以上,恶劣的生态环境曾经被联合国专家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图1为吕梁市位置示意图,图2为吕梁市气候资料,表为吕梁市人口数据。


             

项目

2010年

2020年

劳动人口(15-59岁)

63.58%

57.66%

自然增长率

9.8‰

4.25‰

常住人口

372.7万人

328.6万人

城市化水平

37.91%

53.31%

材料二:近年来,吕梁市累计完成荒山绿化330万亩、退耕还林23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的4%上升到2019年的28.6%,水土流失大大减轻。以枣、核桃为代表的经济林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来源。


(1)分析吕梁市入黄泥沙较多的主要原因。
(2)简述吕梁市能实现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增加的有利人文条件。
(3)说明森林覆盖率增加对吕梁市脱贫致富的影响。
2023-07-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织女群岛地处挪威海,原生植被以旋果蚊子草为主,植株高80-120cm,生物量多分布于植株上部。当地世世代代的渔民和农民将捕鱼与精细耕作结合,形成半自然的景观。20世纪60年代,织女群岛停止耕作,旋果蚊子草大量繁殖,水土流失逐渐加剧,水鼠猖獗。下图示意织女群岛的位置。



说明织女群岛停止耕作后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喀斯特地区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成土基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其成土物质(酸性不溶物)少于碳酸盐岩总物质量10%,远低于可溶性矿物占比。平均需8000年才能形成一厘米厚的土层,土壤石砾含量高、土质疏松。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易形成石漠化。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石漠化较为严重,坡耕地于2002年前完成全部退耕工作,并开展坡面治理工程,在部分坡面修建了鱼鳞坑、梯田等。梯田水平田面宽4~6m,田坎高70~110cm。鱼鳞坑直径约280~340cm,高约30~50cm。图示意为在不同石漠化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中的自然坡地为无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退耕还林地。



(1)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地梯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的原因。
(3)请从当地坡面发展农业产业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