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5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浪底水库是控制黄河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黄河调水调沙工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水,将小浪底水库的库容量由40亿m3左右降低到2亿m3左右,大量滩涂出露水面;第二阶段为调沙,上游万家寨、三门峡等水库放水,冲击并排出小浪底水库泥沙,减少小浪底水库淤积。2002年以来,通过小浪底水库连续20年的调水调沙工程,30多亿吨泥沙被输入大海,黄河泥沙治理效果显著。图左为小浪底水库位置示意图,图右为2000年和2015年调水调沙后黄河小浪底-利津河床高程变化示意图。小浪底一夹河滩部分河段为游荡型河道,河道横断面比较宽浅,水流散乱,主槽摆动幅度和摆动速度均很大,河势变化剧烈,尤其是汛期。

(1)推测黄河每年安排调水调沙的最佳时间,并说明理由。
(2)分析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及入海口的有利影响。
今日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黑土地具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肥力高,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是,东北黑土区夏季降雨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降雨侵蚀显著,对黑土地造成破坏。同时,融雪侵蚀也导致该地区坡耕地黑土流失。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蚀发生的物质条件。我国东北平原某地地势起伏较大的局部地区春季融雪造成的水土流失甚至比夏季更为严重。该地春季融雪期一般为3~4月份,白天均温约夜间均温约专家指出,采取留茬(收获农作物时秸秆留在原地)耕作方式,可有效减轻黑土流失和有机质下降,减轻耕地退化。下图为留茬耕作方式图。

材料二土地流转是农户将闲置或分散土地的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进行统一经营管理的土地资源配置新模式。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流出数量较大,为此,该地积极推进乡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发展。

(1)简析黑土地黑色腐殖质表土层形成的气候和植被条件。
(2)请说出该地降雨侵蚀显著和融雪侵蚀严重的自然原因。
(3)说明近年来东北地区人口迁出的原因和土地流转对缓解人口迁出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五月大联考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现有长度100m以上的侵蚀沟30余万条,直接威胁黑土可持续利用。侵蚀沟是受水力、风力、冻融及重力等作用,地表径流集中冲刷形成的沟道,若不经治理将长期存在的退化地貌景观。东北黑土区老莱河流域(见下图)属于松花江的三级支流,地形以波状起伏的低缓丘陵为主,海拔196393m,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约500mm。耕地以种植大豆、小麦、玉米为主,耕作方式以垄作为主,机械化程度高。老莱河的河漫滩位于河床和河谷谷坡之间,是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科研小组选取老莱河流域为研究区,采集河漫滩沉积样品,判断泥沙来源以揭示流域土壤侵蚀规律,为防治土壤侵蚀提供建议。

(1)简述老莱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特点。
(2)分析河漫滩沉积物以细粒碎屑为主的主要原因。
(3)分析黑土区侵蚀沟形成的原因。
(4)说明东北黑土区侵蚀沟产生的危害。
(5)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说明科技在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防治中的应用。
2024-05-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测评(六)文综地理试题
4 .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自古以“易淤、易决、易徙”而闻名,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而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泥沙量,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泥沙淤积量。

(1)在黄河流域侵蚀区,为减少入河泥沙量,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每种措施各举一例)
(2)减少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最有效的工程措施是什么?简述该工程的实施过程。
2024-05-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自200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黄土高原的治理。鱼鳞坑是重要措施之一,其方法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状若鱼鳞的半月形坑穴,并在坑内栽种植被,从而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下图为鱼鳞坑俯视及其纵剖面示意图。近年来黄河入海口处的利津水文站泥沙含量锐减,黄河悄然出现变清态势。

(1)指出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作用,并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2)从土壤角度,说明鱼鳞坑有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黄河水变清会给黄河三角洲地区带来消极影响,请为专家提出论证依据。
6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具体做法是在黄土高原地区各中等规模的小沟小河内,选狭窄部位,筑起较高的坝体。当洪水来临时,坝体起到了挡水拦泥的作用,待洪水退去,坝内泥沙沉积下来,清水可放回河道,这样久而久之,整条沟会淤积成一个微型平原或盆地。

黄土高原地区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筑坝淤地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淤地坝数量迅速增加。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下左图示意黄土高原地区某小流域的等高线分布。下右图示意淤地坝景观。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左图中甲乙之间的剖面线和甲附近的淤地坝。

   

(2)据多年调查,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6-10倍,特别是在大旱的情况下,坝地粮食单产是坡耕地的30多倍,坝地已成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从土壤的角度,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除治沟外,护坡也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方面,列举一些有效的工程措施。
2024-04-19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潘庄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7 . 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地形特征通常描述为“三山夹两盆”,分别指出“三山“‘两盆”对应序号/字母及地理名称。
(2)指出我国北方两大平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主要治理措施。
(3)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④山脉的成因。
(4)指出我国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
2024-04-17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及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

(1)说出图示区域的过渡性特征。

无定河因流量不定、深浅不定等而得名。

(2)从气候的角度,说明无定河名称的由来。
(3)指出图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列举3项其综合治理的措施。
2024-04-1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年降水量330毫米,集中于夏秋季节。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梁茆坡地侵蚀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当地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和淤地坝等工程。

材料二图1为会宁市黄土沟壑区局部地貌景观图,图2为该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示意图。

(1)结合会宁气候特征,简析梁峁坡地受外力侵蚀的季节差异。
(2)与梁峁坡地相比,简析沟谷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3)结合图2具体说明会宁小流域治理措施体现的地理学思想。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病在中游、根在泥沙、害在下游”。长760多千米的下游形成了宽3-20千米的地上河,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可能。有人建议在下游将河床往下挖60多米,以彻底清理黄河沉积的泥沙。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分析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小的形成原因。
(2)有人反对通过深挖河床的方式改变地上河,请简述理由。
2024-04-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