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福建省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2017年长汀县成为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下图为长汀县示意图。

长汀县内的朱溪河流域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县内形成了草—木—沼—果的循环种植方式,以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加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1)归纳长汀县发展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经验(措施)。

长汀古城中的大夫第(如图2所示)是一处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汇聚了客家建筑最经典元素,总体布局像北方的四合院,但天井众多。这座古典宅院坐西朝东,门前是汀江,目前已成为汀州古城著名景点。

(2)概括该类建筑体现的当地地理环境特点。

近五年,长汀县推动重点产业优化升级,初步形成以稀土、医疗器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文旅康养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新格局。高质量兴建医疗器械产业园,园区建设共享检测实验室、无菌中心等设施。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含量较高、用地少、附加值高。

(3)阐述长汀选择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依据。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 .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农垦历史悠久,水土流失严重。下图为黄土高原分布示意图和地貌景观图。

材料二:某校学生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开展研究性学习。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同学们在考察陕北时,发现林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明显较轻。图1为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分布示意图,图2为陕西省沿109°E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从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中任选两个,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其农业主要发展方向。
(3)林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明显较轻,请分析原因。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苹果喜欢气候凉爽干燥、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环境。王东沟小流域位于陕甘交界处的陕西省长武县,海拔范围在983~1251m之间,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曾是典型的以农为本的传统农业区,农民的生活状况属于基本温饱。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引进、推广种植苹果,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下图示意王东沟小流域范围。

(1)据图描述王东沟小流域南北部地势特征差异。
(2)分析王东沟小流域南、北地形差异对该流域农业类型的影响。
(3)分析王东沟小流域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
(4)简述王东沟小流域推广苹果种植的意义。
2024-05-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S6高质量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渭北旱腰带”地区位于陕西渭河谷地的北缘,是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海拔为600~1300米,年降水量为400.5毫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倍。温带大多数树木在5℃以上才能生长。该区域森林植被稀少,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植树造林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但是该地区造林成活率极低,数年造林不见林,严重影响了当地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实施。下图为“渭北早腰带”气候资料图,下表示意“渭北早腰带”某地阳坡不同栽植模式下花椒树幼苗的成活率。

栽植模式平均成活率/%
栽植季节春季(3月16-19日)35
秋季(10月20-25日)98
整地方式集雨坑(占地4平方米/个)95
穴状坑(占地0.36平方米/个)70
土地类型休耕地95(4月)75(6月)
间作小麦地(林粮间作)90(4月)5(6月)

(1)简析“渭北旱腰带”地区春季造林幼苗成活率低的主要气候原因。
(2)与穴状坑造林相比,简述采用集雨坑造林的优势。
(3)指出花椒树幼苗分别在休耕地与间作小麦地栽植的成活率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2024-05-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沧州八县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南高山峡谷区位于大横断七脉六江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冻融侵蚀,面临严重土壤侵蚀和石漠化等土地退化问题的挑战。区内岩溶石漠化严重,耕地资源短缺,陡坡耕地比例大,工程性缺水严重,农村能源匮乏,贫困人口多,山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水土流失问题突出。近年来,国家及当地政府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实施坡改梯及配套坡面水系工程,促进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图为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状况统计。

(1)据图描述西南高山峡谷区土地侵蚀特征。
(2)分析该区域耕地面积占比低但侵蚀严重的原因。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西南高山峡谷进行水土保持区综合防治的意义。
2024-05-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城市被誉为中国花椒之都,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带。市城内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作为黄河沿岸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通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某科研团队探索出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最优土地整治模式:山顶削峁建塬、山腰构建草灌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设施农业。图左示意韩城市地貌类型与耕地空间分布状况,图右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三元景观模式示意图。

(1)指出高等地主要分布在哪种地貌类型,并说明原因。
(2)分析韩城市早期土地开发利用中对河流造成的危害。
(3)结合材料,说明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实施削峁建塬的意义。
2024-05-1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流域总面积46538平方千米。黄土塬是由不同等级的水系切割而成。塬面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生产场所,是城镇发展的主要载体。不同地貌条件下的城镇地域的扩展范围不同。黄土高原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小城镇对河流和河沟的水、土资源具有极大的依赖性,进而使早期城镇空间分布倾向于“川道优先”(川道是黄土高原上大山两边围拢着的河滩或平川)。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打井技术的普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河道污染以及水库和城镇供水系统建设,小流域水资源对城镇发展的约束力相对降低。下表为泾河流域上中下游黄土塬、城镇相关信息表。

泾河流域面积(平方千米)黄土塬数量(条)黄土塬平均面积(平方千米)黄土塬平均密度(条/平方千米)城镇总数(个)各等级城市数量分布
上游5349.4783.613.09163个镇13个乡
中游27136.339225.53.32511个地级市2个县城、
14个镇、34个乡
下游12769.382380.218.01752个县城33个镇和40个乡
(1)从流水侵蚀的角度,简述泾河下游地区黄土塬的数量多、平均面积小的原因。
(2)推测泾河流域唯一的地级市位于河流中游地区的原因。
(3)根据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从农业发展的角度,提出黄土塬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2024-05-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植被由东南向西北为森林草原、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为我国重要的过渡地带。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上流失严重,均为世所罕见,大多数河流汛期受暴雨影响,洪峰急涨猛落,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0%以上,河流含沙量很高,往往一次洪水含沙量占全年70~80%以上。黄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在一个独立的微地貌单元的流域面积内(一般在5~30平方千米面积为宜)进行的综合治理,即把黄土地区水土保持各项技术措施按一定的结构进行科学配置,形成综合系统,使小流域内农、林、牧、副等各个行业持续协调发展,发挥最大综合效益。下图为黄土高原示意图。

(1)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易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
(2)简述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3)简述植被覆盖率提高给黄土高原带来的主要生态影响。
2024-05-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塘背河小流域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属赣江上游水系。塘背河小流域于1980年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当时流域内原生地带性植被已不存在,多退化成疏林地、亚热带灌丛或无林地,水土流失剧烈,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流域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封禁治理和种植经济林。

研究人员在塘背河小流域选取生态环境较为一致的3块林地,分别为2块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林地(果园开发、生态恢复)和1块对照林地(未人为治理林地),从1985年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果园开发模式是更值得推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图示意塘背河小流域地形和村落分布,表示意2019年不同治理模式生物多样性指数统计。

模式主要治理措施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指数
果园开发林地种植脐橙130.667
生态恢复林地乔灌草150.593
未人为治理林地无措施70.675

注:物种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该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1,表明物种分布越均匀。

(1)简析塘背河小流域1980年以前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果园开发模式是更值得推广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请说明理由。
(3)推测塘背河小流域采取封禁治理方式的村庄,并说明判断依据。
2024-05-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卓越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自然条件独特,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关岭地处黔中腹地,属典型喀斯特山区,在坡地种植玉米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近年来,关岭通过“坡改地”改良可利用天然草山草坡,不再种植玉米,大力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与肉牛圈养,形成喀斯特农牧复合生态系统。下图为贵州省地形示意图和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等值线图(单位:吨/km2)。

(1)描述贵州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2)分析贵州西部地区单位面积泥沙流失量严重的自然原因。
(3)从地形地貌的角度,简述关岭喀斯特山区对当地种植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4)简述关岭优质牧草种植与肉牛圈养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