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甲地为宁夏平原、乙地为河套平原,图中年400mm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三个自然大区划分的重要界线的一部分,该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1)图中年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填自然大区名称),该自然大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____,形成该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2)分析甲乙两地农业用地以水浇农田为主的原因。
(3)指出丙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并分析该问题易发的自然原因和该地近年来生态好转的采取的措施。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陕西省自然景观南北差异大。图1为陕西省地域分布简图,图2为年降水量与森林覆盖率、土壤侵蚀量关联图,图3为黄土高原鱼鳞坑景观。

材料二陕西人民把渭河视作母亲河,不仅仅因为它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更在于它携带的大量泥沙用几千万年的时间冲出了3.6万平方公里的渭河平原。鱼鳞坑是当地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鱼鳞坑具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再加上植树造林,可保土、保水、保肥。

(1)关中地区比陕南地区人口容量____(大/小),影响其差异的自然因素是____
(2)汉中某气象站测得该地区山谷风典型,白天盛行____(山风/谷风),该气象站对应的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正确的是____

A.①   B.②   C.③   D.④
(3)据图2分析陕北地区比关中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4)渭河及其支流直接参与了____(填水循环类型),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鱼鳞坑能保持水土的原因。____
2024-02-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代黄河三角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活跃的地区,陆地面积在河流泥沙淤积和海浪侵蚀的双重作用下逐年发生变化。下图为黄河流域及黄河三角洲海岸线近50年变迁示意图。


   

材料二:1999年以来,我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工程,水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黄河年均输沙量从16亿吨减少到近年来的3亿吨左右。


(1)黄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参与其形成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____,其泥沙主要来源于____(地形区)。黄河三角洲淤积最显著的区域是____(Ⅰ/Ⅱ/Ⅲ)。
(2)例举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有________
(3)据图文材料,描述Ⅲ区域海岸线的变化特点并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原因。
2023-08-0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模拟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流失,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乌江为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域内石灰岩岩层广布,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下图为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壤厚度(mm)关系图,下表为流域内不同地形年平均土壤侵蚀强度(吨/km2)。


年平均侵蚀量(吨/km²)
山地643.4
盆地190.6
谷地16.3

(1)简析乌江流域地形坡度与土层厚度的对应关系。
(2)从自然灾害角度,分析土地石漠化的危害。
(3)针对不同地形,分别提出发展农业生产、保护耕地资源的具体措施。
2023-03-02更新 | 2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浙江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寒假返校联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以及岩溶发育过盛的自然背景下,由于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导致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其中农业生产是导致石漠化现象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材料二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雨量丰沛,这里旱雨季分明。下图为贵州省略图。


   
(1)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
(2)从耕地资源的角度,简述石漠化的不利影响
(3)水资源是影响该地土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提出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
2022-10-09更新 | 3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泾河流域张家山以上的水沙来源分为3个部分:支流马莲河雨落坪以上、干流杨家坪以上、雨落坪杨家坪至张家山区间,但存在明显水沙异源现象。近年来,随着泾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现象有所缓解。下表为雨落坪、杨家坪水文站及雨落坪杨家坪至张家山水文站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和输沙量。

控制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径流量占比多年平均输沙量占比
雨落坪190194.65亿24.1%1.34亿52.1%
杨家坪141247.70亿75.9%0.83亿47.9%
雨落坪杨家坪至张家山100736.97亿0.40亿

材料二:下图为泾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区

(1)描述图示泾河流域的地势特点。
(2)与泾河南部流域相比,分析雨落坪控制流域的水沙特点。
(3)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泾河流域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水土流失现象有所缓解的原因。
2022-09-28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的缩略图,亦是世界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黄土高原的黄土沟(谷)间地地貌可分为塬、墚、峁三种类型。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面积较大的黄土高地,黄土墚为长条状的黄土高地,黄土峁是一种孤立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随着时间推移,黄土高原地貌经历了从塬到墚再到峁的演变过程,地表越来越破碎。

材料二:2020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黄土高原通过生态修复如鱼鳞坑(黄土高原常用的生态整地方式,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坑内种树)等措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



(1)下图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黄土塬、黄土墚与黄土峁中三者中的其中一种地貌类型,请根据材料一判断以下三幅图像分别对应上述哪一种黄土地貌。

甲:____,乙:____,丙:____
(2)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减少存在一定的动态关系,请选择下列选项中动态关系排序正确的选项(     
①耕地质量下降、面积减少②粮食需求量加大、人均耕地减少
③开垦耕地,植被破坏④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A.②③①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②③④①
(3)随着黄土高原的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在逐步提高,可以通过____(地理信息技术)获取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情况,并利用____(地理信息技术)绘制黄土高原地区的植被分布图。
(4)简述鱼鳞坑的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的影响。
2022-02-24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高中发展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8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历史上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图2中⑤环节____(“增多”或“减少”)。图1中华北平原是流水____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____。图中甲乙丙地貌形成的先后排序是____
(2)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有所减轻,综合治理的措施有________
(3)图3中AB两地太阳辐射较丰富的是____,AB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名称分别是________
(4)读图从地形角度分析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
2022-02-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起始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陕西省局部区域图,图中阴影部分位于渭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地带,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沟深、梁多,水土流失严重,干旱缺水最为突出,被称为“早腰带”。这里人口密集,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材料二:图2为陕西渭河流域地质构造示意图

材料三:近年来,礼泉县依托资源优势和毗邻西安、咸阳等大中城市的区位优势,确立了“稳粮、优果、兴牧、促资源开发”的产业扶贫之路,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正在变为“金腰带”“绿腰带”。图3为礼泉县产业扶贫方案



(1)简述“旱腰带”地区旱灾频发的自然原因。
(2)分析渭河南、北部支流流程的差异及原因。
(3)根据图3,阐述礼泉县产业扶贫方案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020-05-09更新 | 18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寒假返校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