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1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不同植被覆盖率下的风蚀量(试验风速:12.7m/s)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       
A.风蚀量逐渐减少B.风蚀量先增后减
C.风蚀率逐渐增大D.风蚀率稳定不变
2.根据风蚀率与植被覆盖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地区风蚀量最小的是(       
A.新疆B.甘肃
C.山西D.黑龙江
2020-10-15更新 | 4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十五 风沙运动

2 .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
1253.0无明显洪峰
2480.3无明显洪峰
35100.1无明显洪峰
4273.2无明显洪峰
5290.7洪峰流量346m3/s
6254.4洪峰流量1750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0-10-11更新 | 299次组卷 | 10卷引用:易错点04 水体运动与河流、湖泊-高三地理 备战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易错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蓠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下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下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草本B.草灌结合C.灌木D.乔木
2.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①减少径流总量②削减径流峰值③减少泥沙含量④降低径流速度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3.该农林复合系统最适宜推广应用的地区是(     
A.南方山地丘陵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东北山地
2020-10-10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三)文综地理试题

4 . 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 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黄土高原B.塔里木盆地C.东北平原D.长江三角洲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有(     
①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降低②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④使当地成为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020-10-08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部分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质量检测9月月考地理试题
5 .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8月,山西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一处位于海拔1300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JLS149#号桩出现42米外露。为防止管道外防腐层长期暴露以致降低使用寿命,需要及时对管道进行覆盖。下图为该次水土流失和管道覆盖工程示意图,图中所用生态袋是由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在工程中,就地取土或其他填充物将生态袋填装满后,码砌到高陡山坡地表,用以防治水土流失。从施工后至2017年7月,近一年的监测,生态袋覆盖区达到“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预计57年后,该工程所用“生态袋”将发生大批量破损,需在破损前补种灌木等树种。 



(1)指出监测人员得出“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依据。
(2)试说出后期补种灌木等树种的目的。
2020-10-07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2019-2020学年高考考前演练(三)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以集水面积小于100平方千米的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根据流域特点采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坡面上修水平梯田,造林、种草,沟道内建大小淤地坝,使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各尽其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下图是我国某小流域治理模式图。



(1)据图说出该小流域治理的措施。
(2)分析该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必要性。
(3)经过小流域治理后,说明该区域衣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020-10-06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三百校联考9月联考地理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M河流域(图一)曾水土流失严重,后该流域在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图二),并在鱼鳞坑内栽种植被,大大减弱了地表径流对坡面的侵蚀作用,流域内水土流失明显减轻。画鳞坑是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成片的坑群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M河流域不同坡面和同一坡面不同坡位的鱼鳞坑规格标准不同。




(1)说明鱼鳞坑内利于植被生长的原因。
(2)阐释鱼鳞坑能使坡面侵蚀大为减弱的原因。
(3)指出大量修筑鱼鳞坑后M河水位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4)M河流域不同坡面和同坡面不同坡位的鱼鳞坑规格标准不同,试推测原因。
2020-10-03更新 | 389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大数据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监测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某校中学生赴长江上游支流大宁河(重庆段)进行野外实习。下图为大宁河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考察流域地形。

(1)概述该流域主要地形特征。

任务二 走访水文站,查阅文献,获取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2)绘制统计图,说出该流域侵蚀量与输沙量的关系。

任务三 调研流域的综合治理。

(3)简述该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
2020-10-02更新 | 341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北京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9 .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是客观评价由降雨引起土壤分离和搬运的动力指标。下图为陕南地区年降雨侵蚀力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南地区东北部年降雨侵蚀力较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土质较疏松B.植被状况好
C.降雨强度大D.地势起伏大
2.陕南地区南部降低年降雨侵蚀力可采取的措施是(     
A.退耕还湖B.实施人工降雨
C.修建水库D.发展立体农业
2020-09-20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百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地理试题(新高考)
12-13高二上·山东济宁·期中

10 .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1.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河段的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河流的汛期长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2.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开发治理措施有(     )
A.西侧坡修建梯田,东侧坡植树种草B.东侧坡修建梯田,西侧坡植树种草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3.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2020-08-23更新 | 181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考一轮复习单元易错题专题训练: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