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0 道试题

1 . 无定河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因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故有恍惚(忽)都河、黄糊涂河和无定河之名。大致以地貌区为界,其南部和北部支流明显不同。下图为无定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无定河“变化不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B.降水变率大C.土质较疏松D.全年温差大
2.与南部支流相比,北部支流(     
A.落差大B.汛期长C.结冰期短D.流量小
2021-09-21更新 | 39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毕业班阶段性模拟测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鸿沟是古代重要运河,其引水渠首段有过两次变迁。公元前360年魏国以济隧为引水渠首段开凿鸿沟;100多年后秦国兼并韩、魏两国,西延鸿沟将荥渎作为引水渠首段;魏晋时,济隧、荥渎不能行舟;公元171年鸿沟引水渠首段改为石门水。这三条引水渠首段均为古黄河的分水道,以荥渎流量最大,石门水流量最少。下图所示区域在战国时期分属魏、韩两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公元前360年,魏、韩两国有部分国界位于(     
A.济隧以东B.济隧与荥渎之间C.荥渎与石门水之间D.石门水以西
2.秦国弃济隧,西延鸿沟将荥渎作为引水渠首段的主因是(     
A.荥渎流量更大B.战乱毁损济隧堤岸C.扩大水运范围D.利于军事物资转运
3.魏晋时期,济隧、荥渎不能行舟的原因是(     
A.黄河泛滥,泥沙淤积严重B.整治黄河,堵塞这两处分水道
C.人口增加,填塞河道种粮D.气候变化,流域内降水量剧减
2021-09-14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3 . 图甲和图乙是我国某地区近二十年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可知,该地早期土地利用导致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次生盐碱化D.湿地锐减
2.该地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是(     
A.湿地的保护B.红壤的改良C.盐碱地的治理D.风沙的治理
2021-09-14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山脉属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
C.盐碱化D.沙尘暴
3.河流在乙处附近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B.植被较少
C.农业灌溉用水过多D.蒸发量增大
2020高三下·北京·专题练习
5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河流域及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黄河流域部分站点的暴雨频数

地区资料年数暴雨总次数年平均次数最多年次数无暴雨年数
西宁28371.3237
兰州28371.3258
兴县241154.79120
三门峡241064.1780

材料三陕西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产业结构

(1)河口、桃花峪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与上游地区相比,从降水的角度说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更严重的原因。
(2)依据陕西省北部某县产业结构的特点,推测其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任选该县一种环境问题,提出两项具体防治措施。
2021-09-09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综合题答题技巧(北京专用)03--人地协调发展类

6 . 下图为科研团队设计的坝窖联蓄工程示意图。该工程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和利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     
A.减少引水杂质B.方便引水管自流C.防止泥沙淤积D.过滤水中污染物
2.下列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A.吐鲁番盆地B.河套平原C.黄土高原D.松嫩平原
2021-09-07更新 | 42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年全国1文综地理高考真题(选择部分)
7 . 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天水市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研学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对比流域的径流量变化

天水市桥子沟流域包括自然条件相似的东沟和西沟两个小流域。东沟通过修建梯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沟基本保持原状。同学们根据水文站的观测数据得知,在每平方千米面积内,东沟、西沟年径流量分别为4700m3、12500m3


(1)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任务二     调查梯田利用方式

调查发现,天水市自2000年以来调整种植结构,在海拔1000~1500米的梯田上引种樱桃。该地种植的樱桃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


(2)概述当地生产高品质樱桃的条件。

任务三     分析梯田减少效益

表为黄土高原小流域梯田减少与梯田面积关系的相关数据,同学们对其进行了分析。

梯田占流域面积的比例(%)0510152030405060
梯田减少比例(%)0828506782899294

注:梯田减少比例指修建梯田后减少的输沙量占治理前输沙量的比例。


(3)绘制统计图,并说明梯田面积变化对梯田减少的影响。
2021-09-06更新 | 7457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北京地理高考真题(非选择部分)

8 .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入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2021-09-06更新 | 1731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四章地貌 达标检测(人教2019版必修一)

9 . 下图中甲河是我国东南沿海的河流,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土地、矿产、生物、旅游等资源。流域内的东南部以三角洲平原、台地、丘陵为主,中部以台地、丘陵为主,西北部则为山地、丘陵。读甲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沙尘暴B.旱涝灾害C.土地盐渍化D.水土流失
2.对于上题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A.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B.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
C.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乱伐D.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3.防治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全面封山育林       ②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
③平整土地,陡坡修建梯田       ④发展沼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农垦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过度养殖
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