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洛河自北向南汇入渭河,为黄河的二级支流,流域总面积26905km2。上游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稀疏,是黄河下游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下游平原区是流域内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21世纪以来,流域气候趋于干旱,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游输沙量得到控制。图左示意北洛河流域地形高程模型及区域划分,图右示意1999年上游刘家河水文站地表径流量和地下径流量的年内变化。



(1)分析北洛河上游地区8月份地下径流流量小于3月份的原因。
(2)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21世纪以来北洛河下游输沙量减少的原因。
(3)为减少北洛河入黄泥沙,从丘陵沟壑区、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除植树造林)。
2023-03-0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我国四个省区,其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该区建设了许多生态整治工程,如丙、丁所示。



(1)解释图中甲地降水丰富的原因,并推测其多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2)说明丙、丁两工程治理的生态问题及其作用。

3 . 输沙漠数是指某一时段内流域输沙量与相应集水面积的比值。图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输沙漠数高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与甲、乙两小流域相比,丙小流域输沙漠数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地下根系增强了土壤水下渗B.林冠茂密加剧了雨水冲刷能力
C.森林覆盖率低,流域面积小D.地表枯落物多,地表径流增加
2023-01-02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流域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区域。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平方千米,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西柳沟上游,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在中游风沙区,可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下游地势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下图示意西柳河流域及水文站位置。

(1)说明入黄口处沙坝泥沙的主要来源。
(2)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请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二上·山东·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黄河中游和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降水高度集中,生态环境脆弱,2/3乡村人口外出打工。近年来,该地加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即通过工程机械措施,人工削斩山脚边坡,取土填沟、沟口筑坝,辅以排洪渠和边坡护理,将沟谷低产分散的耕地扩增为面积较大的良田。治沟造地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治沟造地后为防止新造耕地大面积丧失,必须要注意的问题是(     
A.合理设计排洪渠道,应对洪涝灾害B.加固边坡护理工程,防范地质灾害
C.沟口筑坝坝上造林,减少风力侵蚀D.取土填沟修筑道路,改善生产条件
2.制约当前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承载力有限B.乡村空心化严重C.植被覆盖率较低D.灾害性天气多发
2022-12-1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满分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山东专用)

6 . 林下水土流失(如图所示)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的水力侵蚀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形平坦开阔             ②土壤抗蚀性差             ③昼夜温差小             ④人为干扰严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防治南方红壤丘陵区林下水土流失,可以(     
A.林下套种补植B.禁止人类活动C.大力修建梯田D.全面封育林地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黄土高原是地球上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专家指导下,开展了以“探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下表为高原上不同地区年降水量与土壤侵蚀及森林覆盖率关系的相关数据。

年降水量(mm)30035040045050600650
森林覆盖率(%)8101522396871
土壤侵蚀
(t·km-2·a-1)
500510015100236001610021001800

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方案I:以工程措施为主,如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地。方案Ⅱ:以生物措施为主,如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同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下图示意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分布。



(1)根据资料,绘制“年降水量与土壤侵蚀及森林覆盖率关系图”,并描述土壤侵蚀随年降水量增加的变化规律。

(2)指出黄土高原生态特别脆弱地区的降水及植被指标。
(3)与甲地不同,乙地选择了治理方案I,请简述理由。
2022-11-12更新 | 364次组卷 | 5卷引用:满分卷-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山东专用)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贵州省普定县是典型喀斯特地貌集中区,90%属于山区,山多地少,生态系统脆弱,石漠化危害严重,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制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大量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为脱贫致富,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下,该地农民摒弃原来价格低廉的玉米、土豆,改种当地特色水果——冰脆李,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的双赢。下图为当地石漠化区域坡度与土壤厚度关系的统计图。

(1)从坡度对土壤影响的角度,分析该地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2)分析石漠化给当地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的危害。
(3)说明当地改种特色水果冰脆李是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

9 . 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研究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左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右图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径流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理想植被是(     
A.草本B.灌木C.灌乔结合D.草灌结合
2.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     
①减少径流总量②削减径流峰值③减少泥沙含量④降低径流速度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2-08-2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期末)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我国某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地处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下图示意我国某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区域的局部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形区的形成原因是(     
A.夏季多暴雨B.流水侵蚀严重C.风力沉积强D.风力侵蚀强盛
2.该地形区的区域特征是(     
A.以高原为主B.土壤深厚肥沃C.河流水质优D.生态系统复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