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沟谷中点是某个沟谷段的几何中点;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2.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山地众多一地壳隆起B.平原广布一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一流水侵蚀D.丘陵连绵一风力沉积
3.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2022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2 . 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确定荒漠化的范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
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
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
B.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作用产生的
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相关
D.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在河口镇(头道拐水文站下游约10千米处)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流经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泥沙来源区。河龙区间黄河干流长约725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约11万km2。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集中在7~8月,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20世纪6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运用“打坝淤地”的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即在黄土高原的各级沟谷中,修筑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坝堤,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截至2011年底共修建大型淤地坝3786座,从2000年开始植被覆盖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截至2017年河龙区间植被覆盖率达到68%,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图1为河龙区间范围及大型淤地坝分布图,图2为小流域坝地示意图。

(1)简述河龙区间成为黄河流域主要泥沙来源区的原因。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打坝淤地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分析打坝淤地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2021-12-29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热点2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
4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淤地坝在淤积过程中,通过抬高沟底侵蚀基准面,提高了流域斜坡稳定性,减少了沟坡重力侵蚀发生的可能性。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小流域的23个淤地坝,淤积不同高度后,流域坡度组成发生了变化。下图为王茂沟小流域的部分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图中甲、乙两点之间的剖面图。

(2)根据下表和材料,概括不同淤积高度与斜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坡度(°)面积百分比(%)
淤高0m淤高5m淤高10m淤高15m淤高20m淤高25m淤高30m
<52.803.514.675.817.679.6011.53
[5-15)10.3211.1311.9713.1513.9214.9416.22
[15-25)21.0621.0121.0821.1521.2121.1421.10
[25-35)26.9726.6626.3425.9925.5825.1424.48
[35-45)24.4423.8522.9922.0420.9519.7218.37
≥4514.4113.8412.9511.8610.679.468.30

(3)简述淤地坝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作用。
2021-04-24更新 | 615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4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山东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即为土壤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容量既与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多少有关,也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的损失量有关。当土壤水位较低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比较明显,土壤有机物质的损失量较多。

湿地系统因为处于常年积水或者季节性积水状态,积累了更多的易分解土壤有机碳,使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更加敏感。调查研究表明,位于黑河中游(河西走廊中段)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2.28~29.55克/千克,较三江平原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96~184克/千克)低。下图为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与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20世纪50年代,三江平原湿地被集中开垦为耕地,农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黑土侵蚀严重。20世纪90年代起,通过一些保护耕地的措施,该地的黑土侵蚀明显减轻。


(1)试从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三江平原湿地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于黑河中游湿地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三江平原黑土侵蚀严重的原因。
(3)简述三江平原湿地黑土侵蚀减轻带来的生态效益。
2022-11-25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的特征(分层作业)-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堂(鲁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学生赴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流域考察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淤地坝建设。同学们了解到,该流域自1953年开始建设淤地坝,经过多年的改造、调整和完善,形成了非常完备的淤地坝体系,现存不同类型的淤地坝数十座(下图),当地农民告诉同学们,这里的农田以前以坡耕地、梯田为主,单位面积产量低,特别是坡耕地基本靠天吃饭,每年夏秋季节,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严重;淤地坝建成后经拦泥淤地,部分坝地可开垦为高产农田,增加的坝地农田促进了坡面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推行;据当地水文站统计,王家沟流域的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



(1)据图指出该流域不同类型淤地坝的数量差异及分布差异。
(2)和坡耕地相比,说明该流域坝地农田种植农作物高产的原因。
(3)该流域淤地坝体系建成后,沟道坡面滑(崩)塌现象逐渐绝迹。解释其原因。
2021-03-13更新 | 737次组卷 | 14卷引用:专题08 农业-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河北新高考专用)
2022高三·江苏·专题练习
7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期土壤由于受到融雪径流、冻融作用及未完全解冻层影响,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因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占全年土壤总侵蚀量比例较大。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结构,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原因。
(2)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2-05-31更新 | 491次组卷 | 6卷引用:三轮冲刺卷2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江苏专用)
2020高三·山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8 . 陕西冉家沟流域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盲目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氮含量(g/kg)
封山育林48.514.515.21.17
乔灌结合42.613.813.80.95
林草结合42.514.115.21.12
乔木纯林39.413.412.80.94
撂荒地39.112.212.30.87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1.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2.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
2021-12-03更新 | 392次组卷 | 6卷引用:周测12 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型周测、月练休闲包

9 . 吊庄移民是宁夏经过多年实践的一种生态移民模式,其特点是在自治区所辖区域内,将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的一部分由于环境恶劣而无法维护正常生活的贫困人口成批地迁至另一个有荒地资源且能得到便利灌溉的地区,重建新家园,构建新社区,实现脱贫致富和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进行吊庄移民的原因错误的是(     
A.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B.气候干旱,土壤贫瘠
C.人多地少,耕地紧张D.热量条件差,农业产量低
2.进行吊庄移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①基础设施差②用水困难③文化冲突④开发难度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3.曾经水土流失严重的西海固,如今已是青山绿水换新颜,这最主要得益于(     
A.人口外迁,人地矛盾得到缓解B.产业优化,经济发展
C.生态退耕,植被得以恢复D.打坝淤地,工程治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泾渭分明,源自自然景观。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古人认为是泾水浊而渭水清的。但到了现代,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因此将这一成语解释为:“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



(1)说出图中A地最严重的生态问题及分析其原因。
(2)判断B处地形,并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其形成过程。
(3)请说出现代渭河水浑的主要人为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