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恢复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但在沟坡区,由于植被恢复改变了表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浅层滑坡,进而对产流、产沙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强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某研究团队在黄土高原王东沟小流域沟坡上建立了2.5m×20m的试验小区(平均坡度为40°。植被覆盖度为85%),利用专业设备模拟两场强降雨,单场降雨时长90分钟,降雨间隔12小时,在第1场降雨72分钟时发生浅层滑坡,下图示意该试验小区浅层滑坡发生前后径流和产沙随降雨时长的变化。



(1)植被恢复后,黄土高原沟坡区在强降雨的条件下极易诱发浅层滑坡。请用整体性原理给予解释。
(2)依据图文材料,论述植被恢复在防治黄土高原沟坡区水土流失中的作用。
2022-12-27更新 | 48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组卷04-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重组卷(山东专用)
2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主要由坡面上流失下来的表层土淤积而成。一条沟内修建多个淤地坝,是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而独特的治沟工程体系。淤地坝在淤积过程中,通过抬高沟底侵蚀基准面,提高了流域斜坡稳定性,减少了沟坡重力侵蚀发生的可能性。陕西省绥德县王茂沟小流域的23个淤地坝,淤积不同高度后,流域坡度组成发生了变化。下图为王茂沟小流域的部分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1)在下图中,用给出的图例画出上图中甲、乙两点之间的剖面图。

(2)根据下表和材料,概括不同淤积高度与斜坡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坡度(°)面积百分比(%)
淤高0m淤高5m淤高10m淤高15m淤高20m淤高25m淤高30m
<52.803.514.675.817.679.6011.53
[5-15)10.3211.1311.9713.1513.9214.9416.22
[15-25)21.0621.0121.0821.1521.2121.1421.10
[25-35)26.9726.6626.3425.9925.5825.1424.48
[35-45)24.4423.8522.9922.0420.9519.7218.37
≥4514.4113.8412.9511.8610.679.468.30

(3)简述淤地坝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作用。
2021-04-24更新 | 615次组卷 | 7卷引用:19 作图题-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两年模拟分项汇编(山东专用)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压砂地是我国西北地区农民为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将砾石和粗细砂的混合材料覆盖在荒沙地上,依赖自然降水创造的一种旱作保护性耕作方式。宁夏中部旱区位于黄土高原西缘,降水少且蒸发旺盛,是我国土壤干燥化较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压砂地的集中分布区之一。近年来,宁夏中部旱区政府积极推进将荒沙地改造成压砂地,在压砂地上种植的西瓜(西瓜藤叶密集)、沙枣树等都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下面为宁夏中部旱区压砂地土壤干层量化指标示意图。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宁夏中部压砂地土壤干燥化形成的原因。
(2)描述宁夏中部压砂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特点。
(3)调查发现,与沙枣树地相比,宁夏中部压砂地中西瓜地土壤干燥化程度明显较轻,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4)简述近年来宁夏中部地区积极推进荒沙地改造成压砂地的益处。
2023-05-21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西省宜春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雨水对土壤的侵蚀主要表现为雨滴击溅和径流剥蚀。太行山绿化工程是我国重大减灾项目之一,工程目标是营造森林35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5%提高到35%左右。下图为太行山脉及周边地区年降雨量和气象站点分布图。



(1)降雨量最大的气象站是____,解释其原因____
(2)简述雨水侵蚀土壤对太行山脉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说明森林增加对减少雨水侵蚀土壤的作用。
2022-08-01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37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精选练习)-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石漠化被称作“土地癌症”,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位于贵州省西部的安顺市,人口数量为247.1万人(2020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山多地少,石漠化面积为269km2。近年来,当地发展金刺梨、皇竹草等适应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农业产业,帮助群众逐步脱贫致富。皇竹草生命力旺盛,除了能够作为牛、羊等牲畜的饲料外,还是纸浆、食用菌包等的原材料,对石漠化山区保持水土很有帮助。下图为贵州省安顺市部分地区石漠化示意图。



(1)石漠化被称为“土地癌症”,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分析安顺市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现象形成的原因。
(3)说明安顺市采取种植金刺梨、皇竹草治理石漠化的积极影响。
2022-01-27更新 | 436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52 生态环境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检测)-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专用)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头道拐-潼关区间(下左图)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得益于退耕还林政策,这里成为中国植被恢复最快的地区,黄河含沙量显著下降。研究发现,枝叶繁茂林地保持水土能力特别强;头道拐地区人工林地表层土壤含水量出现了异常(下右图)。



(1)从黄土高原地形特征角度说明流失土壤更多的原因。
(2)统计发现图示区域东南部森林植被恢复速度快于西北部,分析原因。
(3)研究发现森林枝叶越繁茂,治理水土流失效果越好,对此进行解释。
(4)说明头道拐地区人工林7、8月表层土壤含水量相较于其他月份很低的原因。
2022-06-03更新 | 43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7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一年模拟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滑坡是黄土斜坡上大块土体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表过程或现象。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90~5010米,是世界上黄土滑坡分布最集中、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区域。下图为黄土滑坡核密度分布图(搜索半径40千米)。



(1)描述黄土高原黄土滑坡核密度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黄土高原黄土滑坡形成的自然原因。
(3)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是黄土滑坡相对密度最高的地貌单元。就此作出合理解释。
(4)黄土滑坡给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就此提出防治黄土滑坡的主要措施。
2022-06-13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8 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三年真题一年模拟分项汇编(江苏专用)
8 . 阅读图文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植树造林和植被自然恢复是黄土高原坡面生态治理最主要的措施.杨家沟和董庄沟两个小流域位置相邻,面积和降水量相近.中科院某研究团队从1954年开始,对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和董庄沟植被自然恢复进行了60多年对比观测研究。目前,杨家沟已经形成人工森林小流域,董庄沟则形成自然草地小流域。下图是2016-2018年两个小流域径流量差异对比统计图。



(1)分别说明杨家沟和董庄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原因。
(2)指出杨家沟小流域径流量大小, 并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解释其原因。
(3)若黄土高原推广杨家沟人工植树造林的生态治理经验,分析其对黄河下游地区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019-08-25更新 | 68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3 水循环与水量平衡-【大题精做】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江镇位于贵州东南部多山地区,梯田种植水稻历史悠久。20世纪末,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当地积极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传统农业向农旅复合型产业转化。随着人地关系缓和与经济发展,2010年后当地人口回流,稻作梯田出现转型、破碎化趋势。近年来,当地采用“以农生旅,以旅带农”模式对梯田景观进行有深度、可持续的开发。西江镇某学校在校园附近开辟了一块稻田,并组织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与传统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下图示意该镇稻作梯田可持续发展路径。


   
(1)说明山地修筑梯田能够减轻水土流失的原因。
(2)结合西江镇“以农生旅,以旅带农”模式,为其他梯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西江镇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参与传统水稻生产的各个环节,指出该实践活动的现实价值。
2022高三·江苏·专题练习
10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黑土侵蚀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融雪期土壤由于受到融雪径流、冻融作用及未完全解冻层影响,在季节性积雪地区,因积雪融化形成融雪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占全年土壤总侵蚀量比例较大。横垄耕作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保护耕作措施之一,专家指出,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可有效减轻土地的退化。近年来,当地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对田、土、水、路、林、电进行综合整治,优化土地结构,解决土地“碎片化”问题,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建成了“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林网适宜”的高标准农田格局,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效。



(1)从气候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原因。
(2)分析东北地区坡耕地春季融雪侵蚀严重的原因。
(3)阐述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对减轻坡耕地退化的作用。
2022-05-31更新 | 491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2 土壤-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新题典题精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