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区域开发

案例资料: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降雨偏少,光热资源丰富,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95%的地形是山地和丘陵。庄浪人用34年时间,将万亩荒山坡地改造成了90多万亩的梯田。改造过程中,摸索出“山顶乔灌戴帽,山湾梯田缠腰”的生态梯田模式。但到2013年庄浪县仍属于特困县。下图示意庄浪县分布和庄浪梯田照片。




案例思考:
(1)据材料说出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分别说明生态梯田模式中“戴帽”“缠腰”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
(3)请你为庄浪县脱贫致富献计献策。
2023-01-24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03 水土保持工作-【直击热点】2023年高考地理时事热点深入解读
2 . 根据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措施?
2024-03-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昌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六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三峡水库消落带是由于周期性水位调控在长江干支流沿岸形成的大面积“冬水夏陆区域,周期性的水淹导致原有植被种类变化明显。消落带的水土流失严重,以往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修复主要使用人为种植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固土等工程措施,有学者建议今后应以自然恢复为主。8月涪陵长江边不同高度呈现裸地、草地和森林三种不同的景观。图为涪陵长江边消落带示意图。



(1)分别指出低水位时甲、乙、丙区域的景观,并任选其一分析形成原因。
(2)分析低水位时消落带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与自然恢复相比,分别指出消落带生态修复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的缺点。
2023-04-11更新 | 425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根据黄河水情和水利枢纽工程的需要,黄河小浪底工程每年都要进行泄洪排沙,利用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开闸放水,利用水流的冲击,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从而减少库区和河床的淤积,以达到防洪和人工调节的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泄洪排沙时间一般会选择在汛期之前,主要原因是(     
A.可以降低水库库容,为防汛做准备B.上中游来沙量大,有利于冲沙减淤
C.下游泥沙淤积量大,可最大程度的冲沙减淤D.下游需水量增加,补充灌溉用水
2.为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下列建议和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②下游大力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③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储集工程
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07-11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汀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这里是中央苏区所在地,也是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之一。往年,长汀县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之一,“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自然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其水土流失面积之广、程度之深、危害之重、影响之大居福建省之首。经过多年的治理与修复,长汀县从水土流失重灾区转变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逐步形成了“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2018年成功摘掉福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帽子,成为山水秀美、景色怡人、脱贫致富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下图为长汀县简图。

(1)分析长汀县水土流失面积广大且严重的自然原因。
(2)在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长汀县采用了先种草和灌木,再种乔木的生物措施。分析实施该措施的原因。
(3)为长汀县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提出合理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