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风沙区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年平均降水量420mm,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且多暴雨,多年平均蒸发量1761mm,年均风速3m/s以上,极易发生风蚀、水蚀。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造林,土壤含水量增加,但经过多年植被恢复后,人工林中的油松林地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学者认为需要对油松林进行科学养护。下图示意不同树龄油松林地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

(1)从气候和土壤角度,阐述该地极易发生风蚀、水蚀的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恢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的原因。
(3)与树龄21年油松林相比,简述树龄11年油松林土壤含水量较高的原因。
(4)请为该地油松林科学养护提供有效建议。
2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拜泉县位于黑土分布区(左图),曾经是土壤侵蚀强烈的地区。季节性冻融是原因之一,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也是导致黑土退化的原因。为解决黑土变“薄”变“瘦”的问题,当地农民采用了多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覆盖条带耕作技术(简称条耕技术,如右图所示),是在秸秆全覆盖的基础上,利用条耕机械整理出无秸秆的苗带用于播种,全田土壤扰动不超过1/3。21世纪以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持续增加,其中进口大豆约占进口粮食总量的60%,占大豆消费总量的80%以上。拜泉县是大豆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基地,创造了保黑土与增产量的双赢。

(1)推测拜泉县土壤冻融侵蚀最严重的季节,并说明其侵蚀原理。
(2)阐述条耕技术对保护黑土的作用。
(3)简述拜泉县的做法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堰洲岛是与主要海岸走向大致平行的多脊沙洲,一般呈长而狭窄的形态。其形成主要受海平面变化、河流和海水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图1为两种常见的堰洲岛形成环境。美国东部和南部海岸线堰洲岛分布广泛,而西海岸鲜有存在。图2为大西洋沿岸堰洲岛法尔岛的地理位置与景观图,该岛被当地开发为集海滩、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1)结合周边海陆环境,推测甲、乙两地形成堰洲岛的不同过程。
(2)分析堰洲岛在美国东海岸分布广泛而在西海岸难以形成的原因。
(3)推测飓风登陆可能对堰洲岛造成的影响。
(4)指出可能造成堰洲岛面积减小或消失的人类活动。
(5)结合堰洲岛海岸环境,提出保护堰洲岛的可行性措施。
4 .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清源河,流经黄土高原、天水盆地、渭河盆地,路过咸阳、西安、渭南等地后,在潼关注入黄河。曾经渭河水患严重,含沙量大,水污染严重。近几十年来,通过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等进行综合系统大规模治理,以及建立沿河生态景观区、湿地公园等,目前渭河水已经变得清澈。

依据材料,指出治理渭河在工程、生态和社会方面采取的措施。
2023-12-27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卷文综地理试题(1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黑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生态屏障,研究表明,东北黑土地侵蚀沟的发育主要受坡度坡向、海拔等地形因子的影响,高强度的农业垦殖加剧了侵蚀沟的发育。研究区位于松辽分水岭南坡,面积约106.5km2,气候、土壤、农业耕作方式等条件基本一致。下图示意2021年该研究区不同坡向侵蚀沟的特征值。



(1)从气候、地形,土壤耕作方式等角度分析研究区多侵蚀沟发育的原因。
(2)简述研究区内不同规模侵蚀沟的分布差异。
(3)指出阴坡和阳坡侵蚀沟发育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3-12-1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地理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太和县千烟洲采用“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模式发展立体农业。

(1)指出该地区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产生的自然原因。
(2)分析提高“丘上林草”植被覆盖率对缓解该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
2023-12-14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降雨侵蚀力,是指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闽东南地区西部为山地,东部为平原丘陵区,土壤以花岗岩红壤、赤红壤为主,土层薄,细碎岩石颗粒较多。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中心,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降雨侵蚀力是该地区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外在驱动力。下图为闽东南月均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图。



(1)简述闽东南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年内变化特征。
(2)指出闽东南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全球有四块黑土带,分别是乌克兰平原、美国的密西西比平原、我国的东北平原以及南美洲阿根廷至乌拉圭的潘帕斯大草原。其中我国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大约为1.03亿公顷,已开垦成耕地3200万公顷,大约占比为1/3,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这些黑土地上商品粮基地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的制约和人为活动破坏,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区的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生态环境也日趋恶化。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在东北黑土区进行的水土流失与种植实验获得的部分数据。



(1)分析我国东北平原成为全球四块黑土带之一的成因。
(2)根据研究数据,判断该实验区域最宜种植的农作物,并分析其在水土流失防治方面的主要表现。
(3)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列出东北地区未来农业的发展重要举措。
2023-10-20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高三硬核提分(五)地理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9 . 清水沟小流域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城郊东南部。西峰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塬面坡沟兼治、山水田林路草工程综合配套、层层设防、阶阶拦蓄的原则,推进坡面、沟道综合治理,初步形成了“塬面径流拦蓄调控,缓坡沟台林草缠腰,围庄就近果园,沟底工程穿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实现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人居环境优美、村民生活富裕,完成下面小题。

1.清水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层层设防、阶阶拦蓄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水土拦蓄量B.降低工程建设投入C.增加岩土体强度D.避免形成坡面径流
2.清水沟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沟底工程穿靴”的有效措施是(     
A.扩大沟谷的面积B.加深沟谷的深度C.对沟谷实施加固D.美化沟谷的环境
2023-09-28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押题卷(五)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10 . 某学者模拟降雨情况下坡面植被覆盖对产流产沙过程的影响,通过实验获取了不同条件下的产流、产沙量数据。下图为该学者记录的不同植被覆盖度不同降水强度下(30mm/h、60mm/h、90mm/h)相对距离(与模拟降水地的距离)的累积产流量和累积产沙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得出(     
A.相对距离越远,不同降水强度下的累积产流量越大
B.相同距离下,累积产流量与降水强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C.植被覆盖度变化对不同降水强度的累积产沙量影响较小
D.60mm/h降水强度下,植被覆盖度提高对累积产沙量影响最大
2.该实验对治理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的启示是(     
A.降低地表坡度B.控制降雨强度C.提高植被覆盖度D.改善土壤结构
2023-09-28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押题卷(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