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土地沙化敏感性与干燥度、风沙天数成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成负相关,分为“一般敏感”、“敏感”、“极敏感”三个等级。科研人员就塔里木盆地南缘土地沙化敏感性进行研究,发现等级转移主要发生在相邻等级之间。下图示意2015~2020年研究区不同等级土地沙化敏感性面积转化及变化率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研究区内土地沙化极敏感等级最可能分布在(     
A.山麓冲积扇B.沙漠边缘C.绿洲边缘D.戈壁腹地
2.2015——2020年,研究区(     
A.土地荒漠化程度整体加剧B.极敏感等级面积最小
C.低等级向高等级转换较多D.敏感性强度整体增强

2 . 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主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⑤分别是(     
A.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江河水源涵养区、石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B.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C.江河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石漠化防治区
D.石漠化防治区、水土保持区、草原荒漠化防治区、江河水源涵养区、森林生态功能区
2.下列关于图中④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酸盐岩易淋溶,成土缓慢B.山高坡陡,地表崎岖
C.年降水量丰富,暴雨频繁D.多冻雨灾害天气,侵蚀地表

3 . 下面两图分别表示我国部分省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占全国的比重以及我国部分省区该环境问题2005~2015年面积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环境问题,新疆占全国比重最高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高原和盆地地形复杂B.人多地少,破坏作用强
C.深居内陆,干旱面积大D.冰川广布,溶蚀作用大
2.该环境问题在内蒙古面积变化最大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过度放牧,草场破坏严重B.工矿建设,破坏地表植被
C.全球气候变暖,区域降水增加D.退耕还草,控制草场载畜量
2024-01-07更新 | 13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勤建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4 . 下列省区有大范围石质荒漠化现象的是(     
A.黑龙江省B.山东省C.江苏省D.云南省
2023-12-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段合格性考试地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图中A、B、C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A地区B.A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
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D.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
2.A地区的荒漠化主要类型属于(     
A.沙漠化B.石漠化C.盐渍化D.三种类型都有
3.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次生盐渍化D.石质荒漠化
2023-07-21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地处河西走廊的民勤绿洲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绿洲缺乏地表水资源,当地大量抽取地下水用于农田灌溉,土壤盐渍化问题随之加剧。完成下面小题。

1.农田灌溉会加剧土壤盐渍化,其原因是(     
A.栽种农作物施用肥料,肥料含有盐分B.抽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盐分不易下移
C.垦荒加剧气候变干,雨水淋盐效应减弱D.灌溉导致土壤水分蒸散增强,盐分上移
2.民勤绿洲土壤的耕作层含盐分最小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3-06-02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2019年5月11日内蒙古阿拉善盟遭遇近10年最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图示意该日阿拉善盟拐子湖站地面气象要素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尘暴最强时段是(     
A.4时-6时B.10时-12时
C.16时-18时D.22时-24时
2.形成此次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D.反气旋
3.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该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增加土壤肥力B.减弱太阳辐射C.导致全球变暖D.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2023-03-29更新 | 2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要用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貌示意图,该地景观类型丰富,山水林田湖草风景如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位于我国的(     
A.江南丘陵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
2.有关该地貌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C.地壳抬升,冰川侵蚀D.断裂下陷,海浪侵蚀
3.该地区最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A.土地沙漠化,减少开垦开发B.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种草
C.土壤盐渍化,改进灌溉方式D.土壤污染,增施有机肥料

9 . 在荒漠广布地区,常因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绿洲和荒漠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为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0~20kmB.20~40km
C.40~60kmD.60~80km
2.“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植被覆盖率较高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地下水流向荒漠地区D.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
3.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B.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
C.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D.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2022-10-27更新 | 6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林带胁地效应是指农作物因靠近防护林带而生长不良的现象。准噶尔盆地南部某农耕区主要种植棉花(喜光耐旱的深根作物),农田防护林带多选种杨树(植株高大、主根与侧根发达的乔木)。后来,该农耕区改漫灌为滴灌,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为保障棉田产量,当地农民在防护林带与棉田之间深挖沟,并在沟壁处置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变灌溉方式之前,该农耕区中林带胁地效应最明显的棉田位于(     
A.东西走向林带的北侧B.南北走向林带的东侧
C.南北走向林带的西侧D.东西走向林带的南侧
2.挖沟置膜后棉田产量得以保障,主要是因为该措施能够(     
A.促进棉田土壤盐分排出B.阻断林带根系向棉田延伸
C.防止棉田水分向林带流动D.收集雨水作为灌溉用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