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含义、类型与分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图

1.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2.这些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
B.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所致
C.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的结果
D.是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的结果
3.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2024-03-10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A卷

2 . 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A.大气污染B.全球变暖
C.土地荒漠化D.森林破坏
2.图示区域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干旱B.人口激增
C.土壤贫瘠D.植被破坏
2022-08-09更新 | 1154次组卷 | 21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川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下列不属于土地退化形式的是(     
A.水土流失B.次生盐渍化C.土地沙化D.耕地减少

4 . 翁牛特旗位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的西缘,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下图为翁牛特旗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时期翁牛特旗的(     
A.各类沙地大幅度的减少B.重度沙地增加,轻度沙地减少
C.各类沙地大幅度的增加D.重度沙地减少,轻度沙地增加
2.这种变化反映出该地区(     
A.植被覆盖率增加B.草地载畜量加大C.耕地面积在扩大D.过度樵采在加剧
2022-03-18更新 | 786次组卷 | 1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白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结合唐诗“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菲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完成下面小题。

1.该诗描述的地区农业活动景观最可能是(     
A.东北平原的麦田B.长江中下游的稻田
C.黄土高原的果林D.西北地区的畜牧场
2.该诗描述的地区典型的农业生产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

6 . 毛乌素沙漠,地处陕西和内蒙古交界部位,黄河几字形弯道区的中南部。在降水特征上,毛乌素沙漠地处中国等降水线最密集的区域,东南部跨越400mm等降水线,300mm等降水线从沙漠腹地穿过,西北部靠近200mm等降水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控制沙漠分布的根本原因是(     
A.气温B.光照C.植被D.降水量
2.小型灌木固沙林是毛乌素沙漠最重要的治理手段,沙柳被为“治沙神器”。关于沙柳类小型灌木固沙林的生态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起到显著改善扬沙、改善水土流失、加速沙地土壤化、加速沙丘固定的作用;
B.首先固定沙层表面,形成轻微壤化,增强保水能力;陏后动物迁入和风力运输可以将本地及周边的天然植被种子引入,并得以生长。
C.是实现“恢复适宜当地降水条件的植被(天然草本)面貌”的必经之路。
D.可以实现人工灌木林阶段——天然稀疏草本阶段——人工灌木、天然草本混交阶段——天然草本优势种阶段的演替。
2020-07-25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19-2020学年高三调研测试(二)地理试题

7 . 宁夏中卫市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历史上曾长期被风沙困扰,自然环境较恶劣。近年来,当地在生态治沙的基础上,积极“用沙”,通过在沙地上建设光伏电站,放养中卫山羊、种植葡萄,建设沙坡头旅游景区等手段,充分改造、利用沙地,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图示意光伏电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卫市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石质荒漠化B.草场退化C.次生盐渍化D.水土流失
2.建设光伏电站后,发现太阳能电池板北面沙地草类较南面沙地草类长势好,其主要原因是电池板北面沙地(       
A.光照条件较好B.热量条件较好C.水分条件较好D.土壤条件较好
3.在光伏电站内放养中卫山羊,有利于(       
A.提高土地利用率B.提升发电能力
C.增加生物多样性D.控制沙丘移动
8 . 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图可以看出(       
A.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2.图中甲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       
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D.湿地萎缩
3.乙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为(       
A.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
C.过度樵采D.水资源利用不当
12-13高二上·北京·期中
9 .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
2.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
2020-03-02更新 | 41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2014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10 .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弄”在瑶语中指山间深洼地。当地瑶族人从弄底开始,环绕弄底用小石块垒出一级级的梯田,依山而上,构成一个个同心圆梯田,形成奇特的“龙卷地”景观,梯田上主要种植玉米而不是水稻。目前,为摆脱贫困,当地政府鼓励“龙卷地”居民向外搬迁。下图示意龙卷地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龙卷地”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是当地
A.平均海拔高,山间洼地降水丰富B.峰丛洼地多,土地资源短缺
C.地势起伏大,气温垂直差异显著D.植被稀疏,风化碎屑物质多
2.为了摆脱贫困,政府鼓励“龙卷地”居民向外搬迁,这说明“龙卷地”
A.滑坡灾害频发B.石漠化较严重C.土地承载力低D.机械耕作困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