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肥岛效应”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丛下方土壤养分富集,肥岛效应强度与灌丛生长状况密切相关。柽柳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在干旱沙漠地区,柽柳灌丛与沙粒相互作用,可形成干旱沙漠区特有的生物地就景观——柽柳沙包。柽柳沙包中的土壤具有“肥岛效应”,管花肉苁蓉寄生于多枝柽柳的根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国内外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需求。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过程和柽柳沙包。



(1)分析灌从化阶段肥岛效应强度变化的原因。
(2)针对退化初始阶段的灌丛,从减少水量支出的角度,提出合理保护措施。
(3)你是否赞同在柽柳沙包附近大量种植管花肉苁蓉,请表明态度并阐述理由。
2023-12-11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16日起,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正式形成“闭环”。该铁路沿线近630km为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地段,植被稀少,冬春季节西北风强劲,风沙灾害最为严重。图左示意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图右为部分路段防沙、治沙工程布局示意图。



(1)简述风沙灾害对和若铁路产生的不利影响。
(2)说出图所示的各项工程在治沙、防沙中的主要作用。
(3)和若铁路冬春季节风沙灾害最为严重,分析其原因。
2023-02-19更新 | 47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部分高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大联考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中亚地区及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阿姆河流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从甲到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以积雪、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D.从甲到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小
2.阿姆河的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引发土地荒漠化B.加剧山区水土流失C.旱涝灾害频繁D.加剧次生盐渍化
3.阿姆河流域大规模发展棉花种植,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B.次生盐碱化C.红色荒漠化D.草场退化
2022-06-1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4 . 某河流为黄河一级支流的上游,该地雨季较短,冬春季节风力尤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漫滩上的沙丘链宽窄、高低呈季节性变化。图甲示意该河流上游河段。图乙示意该河段某年L日和M日的沙丘链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L日和M日分别是(     
A.5月中旬、9月中旬B.5月中旬、11月中旬
C.6月中旬、9月中旬D.6月中旬、11月中旬
2.图示沙丘链体积近年逐年增长,原因是该区域(     
A.河流含沙量逐年增加B.畜牧业导致沙地更疏松
C.植被覆盖率逐年下降D.降水年际变化大且趋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如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酸雨污染D.气候变暖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2021-11-01更新 | 2212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吉安市永新县禾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考地理试题
6 . 一首唐诗这样描述某地区的景象:“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该诗描述的地区,从事农业活动最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
2021-06-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