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北方农牧交错带指我国北方传统农业和畜牧业区域的过渡发展地带,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地区的生态环境脆弱。下表示意2000-2020年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耕地变化地形梯度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海拔(m)各海拔等级比例(%)耕地变化比例(%)
<2007.347.97
200-50013.1317.16
500-100017.7817.28
1000-200052.6853.40
>20009.074.19
1.耕地减少区域大致位于我国(     
A.小麦主产区B.高山牧场区
C.第一与第二阶梯交界处D.季风与非季风分界线
2.耕地减小后转变的主要土地利用形式是(     
A.湖泊与湿地B.草地与林地C.交通与建筑用地D.城镇与工业用地
3.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的最突出表现为(     
A.水资源短缺B.水土流失严重C.土地退化明显D.石漠化面积广
2023-06-3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北“水三线”由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共同构成,其不仅可有效指导中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还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西北融入“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地区多山地、丘陵,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比在60%以上,面临着资源约束、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西北“水三线”地区各级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区和率先发展区,也是完善西部经济发展格局的活力引领区与核心潜力区。下图示意西北“水三线”地区空间范围及分区。



(1)指出“水三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具体表现。
(2)说明西北“水三线”地区各级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率先发展区的原因。
(3)请为“水三线”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3 . 图为中国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绿洲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绿洲水源最丰富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该绿洲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水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
3.该绿洲防止环境问题出现的关键是(     
A.提高工业占比B.发展节水农业C.倡导沙漠绿化D.复垦古代绿洲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近年来,民勤的生态危机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其生态经济系统面临崩溃。为了改善当地经济状况,民勤县种植多种瓜果蔬菜,并进行初级产品加工。下图为民勤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请简述民勤及周边地区大范围沙尘天气一年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季节及民勤多沙尘暴的原因。
(2)根据民勤当地的气候特点,分析对农业的有利影响。
(3)民勤地区防治荒漠化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鄂尔多斯因“羊煤土气”(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而闻名,其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1/6。21世纪初,鄂尔多斯经济开始快速崛起。2012年,鄂尔多斯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新城成为“鬼城”。目前,鄂尔多斯正在向“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转变,还建成了绿色农畜产品基地。下图为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A.位置优越,人口稠密B.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C.河湖众多水源充足D.科学技术先进,市场广阔
2.鄂尔多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意义有(     
①减轻土地荒漠化的威胁
②再利用矿区的大量废弃土地
③提高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④保障稳定向国际市场投放畜产品作用巨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实行立体化产业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2-25更新 | 651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A.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B.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
C.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D.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
2.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农业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
C.地面沉降D.土壤酸化
3.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A.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B.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
C.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D.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8 .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是向上输送的,表现为蒸发过程。而在特定情况下,水汽可能会向下输送,称为逆湿现象,多形成于夏季绿洲风环流系统(近地面风由绿洲吹向荒漠)中下沉气流和上升气流交界地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最容易出现逆湿现象的是(     
A.绿洲边缘的荒漠B.荒漠边缘的绿洲C.绿洲中心D.荒漠中心
2.夜晚出现逆湿现象概率大,原因可能是夜晚(     
A.绿洲风最弱,水汽不容易消散B.荒漠地表温度低,蒸发弱,易凝结
C.绿洲风最强,由绿洲输送的水汽多D.荒漠地表温度低,近地面大气中水汽多
3.我国西北地区的逆湿现象可能会(     
A.导致沙漠扩大B.改善土壤条件C.导致降水增多D.加剧风力侵蚀
2022-08-02更新 | 557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阅读下图和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A、B、C所在地区,从区域角度看属于____(区域名称);从海陆位置看位于大陆____。该地区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____,生态环境脆弱。
(2)该地区自A到C,自然景观呈现出____的变化趋势,导致这种变化主导因素是____

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方式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同。请根据以下资料完成以下两小题。

甘肃民勤历史上曾是一片泽国。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民勤盛行西北风,年均风沙日为139天。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棉和养羊。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等植物大面积死亡。全县荒漠化土地占总面积的94%以上。


(3)甘肃民勤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
(4)针对甘肃民勤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请提出治理措施。
2022-06-1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黄金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长城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通常是因山势、地险,就地取材,建造起高大的墙体。汉长城的玉门关至敦煌段,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但仍然屹立在戈壁荒漠中,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汉长城之一。下图示意部分汉长城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玉门关至敦煌段的汉长城至今保存仍较为完好的原因有(     
①降水稀少,墙体受雨水冲刷作用弱
②当地人烟稀少,人类活动影响小
③多风沙活动,墙体被风沙掩埋
④建筑工艺精湛,墙体质量较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修建玉门关的材料来自当地,下列可能是玉门关修建材料的是(     
A.黄土B.竹子C.木材D.珊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