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锦州某中学地理研究小组组织了生态环境调查研究,下图是他们调研后绘制的某地区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发生变化可能是由于(     
A.过度采矿B.滥垦耕地C.滥伐森林D.过度放牧
2.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内蒙古高原B.江南丘陵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
3.要改善该地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应该(     
A.大力植树造林,恢复植被B.合理放牧,核定载畜量
C.多打水井,增加地表水源D.开垦草地,扩大农田面积线
2023-07-12更新 | 164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图为中国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绿洲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绿洲水源最丰富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该绿洲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水污染D.固体废弃物污染
3.该绿洲防止环境问题出现的关键是(     
A.提高工业占比B.发展节水农业C.倡导沙漠绿化D.复垦古代绿洲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西濒大西洋,地处撒哈拉沙漠和苏丹草原之间的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国土境内有2/3的地区是荒漠化土地,生态环境恶劣。为治理荒漠化,毛里塔尼亚政府与我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化治理团队展开合作。经过长期的实验,治理团队在当地建立苗圃园培育植物(包括从当地原有植物中筛选培育和从中国引进适应性植物),在乔木的基础上,增加灌木、草本植物,逐渐总结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的治沙模式,使当地荒漠化得到了有效控制。下图示意毛里塔尼亚位置。

(1)从气候角度分析毛里塔尼亚荒漠化严重的原因。
(2)描述治沙团队从当地植被中筛选培育的植物特征。
(3)说明乔木、灌木、草本相结合的治沙模式的优点。

4 . 林带胁地效应是指农作物因靠近防护林带而生长不良的现象。准噶尔盆地南部某农耕区主要种植棉花(喜光耐旱的深根作物),农田防护林带多选种杨树(植株高大、主根与侧根发达的乔木)。后来,该农耕区改漫灌为滴灌,林带胁地效应明显加剧。为保障棉田产量,当地农民在防护林带与棉田之间深挖沟,并在沟壁处置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变灌溉方式之前,该农耕区中林带胁地效应最明显的棉田位于(     
A.东西走向林带的北侧B.南北走向林带的东侧
C.南北走向林带的西侧D.东西走向林带的南侧
2.挖沟置膜后棉田产量得以保障,主要是因为该措施能够(     
A.促进棉田土壤盐分排出B.阻断林带根系向棉田延伸
C.防止棉田水分向林带流动D.收集雨水作为灌溉用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蒙古国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地形比较单一,矿产资源丰富,草场广阔。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过度的人类活动导致该国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就地起沙)。下图为蒙古国沙尘暴发生次数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上图可以得到的推断是(     
A.蒙古国降水北多南少B.北部人口集中,土地退化最严重
C.沙尘暴发生频次差异与该国地形完全无关D.南部露天矿坑集中,土地盐碱化严重
2.研究发现该国草场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该国畜种比例失衡(下图蒙古国畜种结构比率变化),关于畜种比例失衡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山羊需求量增大
B.围栏放牧以及交通的完善对牛、马、骆驼需求减少
C.牧场退化草场变矮,可养殖畜种单一
D.世界市场羊肉、羊绒价格持续下降
3.蒙古国积极将“草原之路”与“一带一路”对接,针对本国发展问题,蒙古国将与中国深度合作的重点领域是(     
A.商品粮生产B.矿产资源开发C.草原腹地铁路网建设D.风能、太阳能开发
2022-07-20更新 | 22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苏达尔沟是毛布拉孔兑(黄河的支流)一条十分典型的季节性沙漠沟谷,风沙活动强烈。根据地貌、地表沉积物、植被以及景观特征,将苏达尔沟分为上游砒砂岩沟壑区和下游沙地沙丘区。苏达尔沟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包括植树种草、沙障设置等内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苏达尔沟风沙活动最强烈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砒砂岩沟壑区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B.减轻沙尘暴
C.减缓水土流失D.增加河流流量
3.苏达尔沟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成后(     
A.能实现苏达尔沟全年有径流B.荒漠化发展速度得到抑制
C.能有效增加大气降水D.河流结冰期缩短
2022-07-14更新 | 131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7 . 近年来,我国沙漠化防治正逐步深入沙漠腹地。西北地区防沙治沙难度大,当地农民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总结出一套防沙治沙栽培技术模式,如采用“麦草沙障+梭梭种植模式、在沙丘表面种植麦类农作物、为农田设置人工沙障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内蒙古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防沙治沙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较多B.交通条件不佳
C.自然环境较差D.基础设施不健全
2.针对我国荒漠化现状,合理的治理措施有(     )
①改善农牧生产方式
②移植国外经验
③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④应用现代化技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022-06-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8 . 气候变化影响沙丘的流动性、沙地的空间范围和风沙的活动强度,同时风沙活动输送的粉尘颗粒也可以影响途经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海洋环境。260万年以来,第四纪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影响了东亚季风环流和沙地范围。下图示意毛乌素沙地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亚季风环流强弱影响毛乌素沙地沙丘移动,第四纪(     
A.冰期时,夏季风增强,沙丘移动加快B.冰期时,冬季风减弱,沙丘得到固定
C.间冰期时,夏季风增强,沙丘得到固定D.间冰期时,冬季风减弱,沙丘移动加快
2.近些年,沙尘输送使沿途(     
A.土壤矿物养分大幅度下降B.降水量大幅度增加
C.城市空气质量大幅度提高D.海域出现水体富营养化

9 . 使沙粒开始运动的临界风速称为起动风速,大于起动风速的风称为起沙风。风是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的重要因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通过科学营造防风固沙林,有效治理了荒漠化。图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某地起沙风季节变化及风向、风速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沙尘天气出现频率最低的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为达到最好的防风效果,营造林带的走向应选择(     
A.东一西B.南一北C.东北-西南D.东南-西北
3.科学营造防风固沙林,应(     
A.缩小植株间距B.引种适生林草C.选择速生树种D.禁伐原有林木
2022-02-24更新 | 882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模块考试地理试题

10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城镇分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内城镇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沙漠向南部山上扩展B.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
C.交通线布局发生改变D.地形限制古代城镇发展
2.图示区域城镇分布的变化,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B.区域水土流失加剧
C.森林资源遭到破坏D.城市环境污染加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