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盐池县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是宁夏荒漠化土地的重点分布区域,也是典型地区,是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县级行政区之一。早年当地政府采用“封育”政策遏制荒漠化面积扩大,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地荒漠化面积不断减少,植被面积较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如图示意盐池县的地理位置。

(1)简述盐池县被划定为生态脆弱区的自然原因。
(2)指出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盐池县原生植被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3)研究表明,盐池县近年来荒漠化面积不断减少,请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024-04-20更新 | 3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卷

2 . 浑善达克沙地(下图)曾经水草丰美,20世纪后期,草场退化沙尘暴频发,植被退化为温带榆树稀树草原。21世纪初科研团队在浑善达克沙地某村设计了乔一灌一草多层次、高密度防风林。为了保证树木成活,使用生根剂处理树木。当年种植的旱柳萌芽了,次年这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2002年,人们在严重退化的土地上,建起了围栏,让其自然恢复。到2008年,该村草被完全恢复,自然生长的榆树高达5-8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人工树木短暂存活后逐渐枯死的原因不包括(     
A.当地土壤贫瘠、疏松B.冬季严寒,多大风天气
C.蒸发强烈,水分不足D.夏季暴雨,流水侵蚀强
2.建起围栏后短期内(1-2年)可能对浑善达克地区带来的影响(     
A.放牧面积减少B.沙尘暴消失C.生态环境恶化D.降水量增加

3 . 无定河流域地处我国湿润和干旱过渡区,是风力与流水交互作用的典型区域,毛乌素沙地位于该流域西北部。MN河段河道破坏了风沙的输移方式,形成风沙—黄土的分界线,分界线的西北侧以沙丘为主,风沙活动频繁,东南侧以黄土为主。左图示意无定河流域,右图示意不同颗粒的风沙活动三种输移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MN段河道,被破坏的主要风沙输移方式是(     
A.悬移、跃移B.悬移、蠕移C.跃移、蠕移D.全都被破坏
2.通过上题风沙输移方式,沙粒在年内的空间输移过程(     
A.冬半年大颗粒风沙沉降河道B.夏半年小颗粒风沙沉降河道
C.冬半年通过河流输送到下游D.夏半年通过风力输送到下游
3.相比MN段河道,AB段没有成为风沙—黄土分界线的主要原因是(     
A.周边沙地生态恢复好B.河流径流量较小、河道窄
C.区域风力搬运作用弱D.河流蒸发量太小、作用弱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夏南部西海固地区被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西海固村民采用“吊庄”移民的方式逐步搬迁到银川市近郊的闽宁镇。“吊庄”,是指一家走出去一两个壮年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植,这样一户人家分居两处,一个庄子吊两个地方,故称之为“吊庄”。早前闽宁镇所在地区瘠薄干旱,生态条件恶劣。1997年福建对口支援宁夏,帮扶一批又一批的西海固移民在这里防沙固沙、种粮定居、发展产业。2014年,闽宁镇引入光伏产业,并在太阳能光伏板下养羊,取得了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40年来,闽宁镇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到发展光伏、旅游等产业,由昔日的“干沙滩”变成“金沙滩”,成为我国特色开发式扶贫的成功典范。图左为宁夏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图右为光伏牧羊图片



(1)分析西海固地区早期采取“吊庄”移民方式搬迁到闽宁镇的原因。
(2)说明闽宁镇发展光伏牧羊产业的生态效益。
(3)简述闽宁镇由昔日“干沙滩”发展为“金沙滩”,给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启示。
2023-05-12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地下水生态功能是指地下水通过支持毛细作用,向植被根系输供水分,进而维系天然绿洲和自然湿地生存。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某河流下游绿洲区年内潜水位埋深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4~8月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及形成的主要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上升,冰雪融水补给增多B.上升,大气降水补给增多
C.下降,地下水的过度开采D.下降,气温升高蒸发旺盛
2.该地种植的黑枸杞为多年生小灌木,其根系层底界深度为3.4米,该地支持毛细水的最大上升高度为2.2米,则该地种植黑枸杞地下水生态功能失效的时期是(     
A.6~9月B.7~10月C.4~11月D.4~12月
3.为缩短天然绿洲地下水生态功能失效的时长,可以(     
①严控河流中上游区用水量②大规模种植耐盐作物③大范围地膜覆盖种植④提前人工调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塔里木河干流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中亚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河之一。塔里木河下游指大西海子水库至台特马湖河段,总长约363km,主要受干流补给。近5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大西海子水库干涸。自2000年起,开始实施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的工程。图示意塔里木河下游监测断面区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西海子水库干涸会导致下游(     
A.土地荒漠化面积减少B.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
C.湿地植被面积增加D.沙尘灾害性天气减少
2.经过长期输水,台特马湖(     
A.水质下降B.水位更稳定C.水温上升D.湖水含盐度增加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6月,新疆和田至若羌铁路(和若铁路)正式开通,标志着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形成。和若铁路长约825km,为国家Ⅰ级单线铁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乎终年无雨,全年1/3为风沙日,沙尘暴的年平均发生日数为60天,大风风速达30m/s。塔克拉玛千沙漠风向、风速变化无常,流动沙丘面积占沙漠总面积的85%。和若铁路沿线建设有近300km的绿色防风固沙带。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



(1)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然条件对建设和若铁路的不利影响。
(2)指出和若铁路建成运营给当地居民带来的效益。
(3)推测沿线采取的防风固沙措施。
2023-02-08更新 | 775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乘火车沿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时,看到图中所示的草方格沙障景观。该种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A.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B.植树种草,防风固沙
C.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2.在腾格里沙漠地区,牧民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9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导致湖区生态恶化,成为沙尘暴的源头之一。为恢复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从2002年开始,黑河流域各水利工程联合起来,在每年的春、秋季定量向下游的东居延海实施生态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东居延海湿地面积由裸水水面和挺水植物水面两部分组成。挺水植物是指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的植物类型,其常分布于水深0~1.5m的浅水区及潮湿的岸边。图左示意居延海及黑河流域位置,图右示意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挺水植物及裸水水面面积逐年变化。



(1)说明干涸的东居延海成为沙尘暴源头的原因。
(2)简述2010年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东居延海裸水水面面积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2010年以后入湖水量持续增长,但湿地面积无相应增长趋势,分析可能的原因。
2023-01-04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10 . 科尔沁沙地地处我国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围栏封育和不同强度的放牧等人类活动对该区域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影响不大,但对生物量产生了一定影响。下图示意科尔沁沙地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下生物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物种丰富度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A.一年生植物需水量少B.高寒草甸生根条件低
C.灌丛热量需求小D.多年生植物种子萌发快
2.不同放牧强度下,对深层土壤地下生物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放牧畜种B.地下水位C.物种根系D.土壤肥力
2022-12-15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联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