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如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酸雨污染D.气候变暖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2021-11-01更新 | 2212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吉安市永新县禾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玉县地处山西省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农牧过渡地带,古代北方要塞,北部长城与内蒙古为邻。民谣“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真实反映了过去的自然条件,建国以来,坚持植树造林,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下图示意右玉县地理位置。



(1)指出右玉县自然环境过渡性的主要表现。
(2)简析建国初右玉县“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的成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右玉县植树造林的生态环境价值。
2021-07-01更新 | 46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下图为 2008-2016 年我国某地荒漠化面积及开发利用面积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毁林开荒B.过度放牧C.矿山开采D.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2.2014-2016 年中度荒漠化、轻度荒漠化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绿化面积减少B.重度荒漠化土地治理
C.水资源持续短缺D.耕地面积扩大
3.2014 年后该地治理荒漠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A.提高资源利用率B.全面退耕还林还草
C.减少矿产开采量D.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所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风沙活动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后来采取了下图的草方格固沙、治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据调查发现,图中这片位于宁夏平原南端的绿洲部分地区退化严重。


材料二: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工具从中部插下约15厘米,并使草的两端翘起,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每隔几年,草方格要进.行维护或者重新铺设。该工程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
(2)推测部分绿洲退化的可能原因。
(3)鉴于草方格沙陆优良的治沙功能,有人建议可在西北大规模发展,你是否支持,并说明理由。
2020-05-06更新 | 362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也是我国最早的沙漠公路。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某路段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们沿公路两边用芦苇栅栏和芦苇方格织成巨大的网兜,该网兜的重要作用是       (  )
A.调节局部气候B.增加大气湿度
C.阻止游客进入D.固定两侧流沙
2.该公路两旁植物最显著的特性是       (  )
A.耐旱喜阴B.耐旱耐碱
C.喜湿喜暖D.喜酸耐旱
6 . 下图中a图阴影部分为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的甘肃新疆主产区,b图为该主产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农业主产区呈条带状分布,因为(   )
A.地处暖温带,光热资源充足B.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捷
C.沿山麓地带,灌溉水源丰富D.地处山前平原,黑土肥沃
2.b图中各区域适宜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组合正确的是(   )
A.山区修建梯田----水土流失
B.绿洲种小麦、棉花----土壤次生盐渍化
C.过渡带植灌种草----土地荒漠化
D.荒漠繁育野生动物----生物多样性减少
3.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水源D.土壤
2016-11-27更新 | 132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届江西省遂川中学第五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