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入泥沙1.6亿吨。但经过人民30多年的不懈努力,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创造5000多亿元生态财富,让当地10万农牧民脱困。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下图为库布齐沙漠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二 库布齐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实行立体化产业模式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23-02-25更新 | 651次组卷 | 38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2 . 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达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我国其他沙漠相比,该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相对较丰富B.地处高纬度地区,年均温低、蒸发弱
C.季节性积雪融水丰富D.高山冰雪融水更丰富,内流河流量大
2.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B.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C.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D.降低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2023-02-21更新 | 25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我国新疆、内蒙古、甘肃三省区对应的干湿区和自然景观主要为(     
A.湿润区,以森林为主B.半湿润干旱区,以森林、草原为主
C.半湿润干旱区,以草原为主D.干旱半干旱区,以草原荒漠为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青海湖东南60公里的塔拉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干旱少雨和过度放牧,成为一片戈壁沙丘,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2011年开始,得益于光伏电站的建设,这里的植被逐渐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现代科技与传统自然和谐共生的巨幅画卷在青藏高原铺陈开来。图1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图2为“板上发电、板下牧羊”景观图。

材料二:自2020年12月起,包括湖南、江西、浙江在内的南方诸多省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限电,直至2021年下半年,情况也并未有所好转,甚至每况愈下。广东、广西、云南、江苏、浙江、宁夏等省(区)陆续发布了关于有序用电的通知,一股全国范围内的“电荒”悄然袭来。



(1)简述塔拉滩发展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2)光伏面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判断该地光伏面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板上发电、板下牧羊”,分析光伏电站与羊和谐共生,使塔拉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原理。
2022-08-09更新 | 1049次组卷 | 1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综合题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牧交错带是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生态脆弱,土地极易退化。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原因是(     
A.年降水量接近200毫米,降水季节及年际变率大
B.地处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地带,对降水变率极敏感
C.地处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
D.地处草原向荒漠过渡地带,植被破坏严重
2.北方农牧交错带多大风,土地极易受到风蚀和沙化,该区域大风主要集中于(     
A.冬春季节B.春夏季节
C.夏秋季节D.秋冬季节
2022-07-07更新 | 318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图中阴影示意中国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目前( )
A.我国生态脆弱区都位于内流区
B.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类型较单一
C.新疆天山南北山麓绿洲边缘区生态脆弱
D.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生态稳定
2.图中序号所示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人为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②地——围湖造田打坝淤地
C.③地——过度开采地下水
D.④地——过度开垦,过度樵采

7 .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反映植被生长状况,指数值越大示意植被覆盖越佳。图左为“2000~2016年黄土高原植被NDV1指数年际变化趋势”。图右为“黄土高原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DVI变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态与退耕还林政策无关B.不同类型植被NDVI减少趋势均高于增加趋势
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状态整体上趋向不断改善D.黄土高原植被NDVI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2.关于森林与耕地面积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相对高,森林稳定性差B.人类活动多,森林NDVI指数下降
C.降水变率大,耕地稳定性差D.人工灌溉多,耕地NDVI指数上升
3.黄土高原NDVI指数空间分布特点与成因是(     
A.气候干旱,西北NDVI值相对较高B.农田较多,西北NDVI值相对较低
C.森林较多,东南NDVI值相对较高D.气候湿润,东南NDVI值相对较低
2022-01-26更新 | 378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模拟卷(广东专用)

8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措施进行治理
2021-12-27更新 | 554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仲元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9 . 塞罕坝地区在辽、金时期曾被称为“千里松林”,清朝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清末围场废弃。五十多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造林近百万亩,有效保护了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如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林场建立前,塞罕坝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酸雨污染D.气候变暖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2021-11-01更新 | 2212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东方红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右玉县地处山西省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农牧过渡地带,古代北方要塞,北部长城与内蒙古为邻。民谣“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真实反映了过去的自然条件,建国以来,坚持植树造林,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下图示意右玉县地理位置。



(1)指出右玉县自然环境过渡性的主要表现。
(2)简析建国初右玉县“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的成因。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右玉县植树造林的生态环境价值。
2021-07-01更新 | 47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高考地理金榜猜题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