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说明该时段内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③5月土壤含水量较低④5月土壤含水量较高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气温较高②蒸发量较大③风速较大④降水较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种草B.栽灌木C.植树D.自然演化
2023-01-22更新 | 1274次组卷 | 8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2019年6月,敦格铁路(敦煌——格尔木)全线完工,其中重难点工程沙山沟特大桥是我国唯一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桥梁。沙山沟两侧是高50m以上的沙山,其基底为剥蚀丘陵台地,上覆沙层厚度仅有0.5-10m。下图示意敦格铁路经过的局部区域,该区域春夏季盛行偏北风,秋冬季盛行偏南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丘陵台地基底所受的最主要外力作用为(     
A.流水沉积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风化作用
2.为保障敦格铁路行车安全,甲、乙、丙、丁四地最需要建立风沙防护体系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2-11-13更新 | 43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位于青海湖东南60公里的塔拉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干旱少雨和过度放牧,成为一片戈壁沙丘,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从2011年开始,得益于光伏电站的建设,这里的植被逐渐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板上发电、板下牧羊”,现代科技与传统自然和谐共生的巨幅画卷在青藏高原铺陈开来。图1为塔拉滩位置示意图,图2为“板上发电、板下牧羊”景观图。

材料二:自2020年12月起,包括湖南、江西、浙江在内的南方诸多省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限电,直至2021年下半年,情况也并未有所好转,甚至每况愈下。广东、广西、云南、江苏、浙江、宁夏等省(区)陆续发布了关于有序用电的通知,一股全国范围内的“电荒”悄然袭来。



(1)简述塔拉滩发展光伏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2)光伏面板需要不定期清洗,判断该地光伏面板清洗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板上发电、板下牧羊”,分析光伏电站与羊和谐共生,使塔拉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原理。
2022-08-09更新 | 1049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检测地理试题

4 . 石漠化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下图示意我国石漠化土地省区占比统计图和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研究我国云贵地区石漠化的成因,需要调查的资料有(     
①地形及坡度②降水变率③大风日数④成土母质⑤地下水盐碱度⑥植被覆盖度
A.①②③⑤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⑥D.①②⑤⑥
2.图示农牧交错地带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降水量小于200毫米,降水变率大B.属于干旱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C.石灰岩是主要的成土母质,土层薄D.大风天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季节
3.导致图示两地土地退化的共同原因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B.过度放牧C.过度樵采D.过度开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渭干河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由木扎尔特河、克孜尔河等六条支流汇合而成,目前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骆驼脖子水电站是渭干河梯级开发中的第五级水电站,已于2016年开始建设。读渭干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渭干河梯级开发的主要作用是(     
A.防洪与发电B.发电与灌溉
C.灌溉与航运D.防洪与航运
2.骆驼脖子水电站建成后对渭干河中下游的影响有(     
A.削减洪峰,减轻洪涝灾害B.蓄积雨水,改良土壤水分
C.蓄水冲沙,减轻河道淤积D.调节水量,改善灌溉用水
2021-12-03更新 | 1416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地理试题

6 . 风是沙丘移动的主要动力,植被覆盖率、沙丘的水分状况和地面的起伏程度等因素也对沙丘移动产生影响。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绿洲处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13mm(集中于6-9月),风沙灾害多。近年来,通过多种措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风沙移动得到遏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沙丘移动的影响因素,推测民勤地区沙丘移动速度最慢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2.近年来,民勤绿洲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阻沙效果显著,是因为植被可以(     
①增加当地降水②削减过境风力③提高土壤湿度④增大地表起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1-11-13更新 | 1525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右玉县地处晋蒙两省(区)交界,四面环山,与毛乌素沙漠毗邻。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4%,昔日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为如今的“塞绿洲”。下图示意右玉县挖鱼鳞坑造林及造林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右玉县植树造林面临的最不利条件是(     
A.劳动力不足B.降水稀少C.气温较低D.土壤贫瘠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地表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下渗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06更新 | 37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浑善达克沙区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的中心地带,年降水量自西向东从约100毫米增加到400毫米,以浑善达克沙地为主,地表起伏不大,沙丘、剥蚀高原交错分布,沙丘逐年向东和东南方向扩张(图1为浑善达克沙区位置示意图)。基于浑善达克沙区土地沙漠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变化,以土地沙漠化程度为主,以生态环境要素为辅,同时结合行政边界,将区域划分为沙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的3区:沙地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图2为浑善达克沙区生态修复区划图)。



(1)分析浑善达克沙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
(2)通过对采样点地表沉积物粒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描述该规律并说明原因。
(3)根据沙地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田生态区的不同特征,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9 . 下图为我国河西走廊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A.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B.铁路为西南——东北走向
C.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降低D.河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2.与甲河段比较,乙河段的流量与主要成因分别是(     
A.大,雨水补给量大B.小,蒸发与下渗量大
C.大,支流补给量大D.小,城市的用水量大
3.图中绿洲(     
A.规模与城市等级负相关B.规模与水资源多少相关
C.属于经度地域分异规律D.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2021-10-08更新 | 866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六学段学情调查(1月)地理试题

10 . 格尔木河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发源于昆仑山区,山前地带为冲积洪积扇、湖积平原和盐湖。流域内建筑用地和耕地比重较小,自然植被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20世纪70年代,在格尔木河冲积洪积扇上游修建了乃吉里水库,对流域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自1993年以来,流域内降水量有增加的趋势。下图为格尔木河流域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格尔木河流域从昆仑山区到盐湖,自然植被的生长习性表现为(     
A.耐寒-耐旱-喜湿-耐盐碱B.耐旱-耐寒-耐盐碱-喜湿
C.耐寒-喜湿-耐旱-耐盐碱D.耐旱-耐盐碱-耐寒-喜湿
2.格尔木河流域自然植被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是(     
A.地形与地势B.降水与地下水C.区域内土壤差异D.光照与昼夜温差
3.乃吉里水库修建后,格尔木河流域内(     
A.水资源利用率下降B.耕地比重减小C.植被覆盖面积增多D.盐湖水量增大
2021-05-09更新 | 1719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