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红色荒漠”即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表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江西省山区“红色荒漠”和云南省“石漠化”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江西省“红色荒漠”和云南省“石漠化”形成的共同自然原因主要是(     
A.喀斯特地貌广布B.风蚀作用C.地形起伏大D.气候干旱
2.江西省为防治“红色荒漠”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②禁止陡坡开荒③禁止开采一切矿产④发展沼气,解决当地群众的生活能源问题⑤大力修建梯田,增加人均耕地⑥封山育林、营造防护林
A.①②③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⑥
2023-04-07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地理试题
10-11高二下·甘肃武威·期末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荒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D.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2023-02-06更新 | 404次组卷 | 59卷引用: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读“中哈输油管线(哈萨克斯坦阿塔苏—中国新疆阿拉山口输油管线)示意图”,中哈输油管线经过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森林面积减少C.土地荒漠化D.气候变暖
2023-01-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4 . 非洲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具有从典型的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地理特点,年降水量从北向南约为200至600毫米。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
③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过度樵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要想根治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的趋势,需要(     
A.增加区域降水B.控制人口数量
C.采用草方格沙障D.增加植被覆盖
2022-06-03更新 | 410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阶段适应练习(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5 . 2015年中央提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滇桂黔石漠化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复杂夏季热②地形崎岖平地少③土层薄土壤贫瘠④地表水缺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A.吕梁山区发展柑橘等特色林果业B.大别山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滇西边境山区发展中草药种植D.四省藏区全面实施生态移民
2022-05-1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下图)。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耕地面积达160万公顷,但90%的耕地退化严重,并时常受沙尘暴的侵袭。1994年起,乌兰察布开始重建生态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对当地传统燕麦种植采用“一早三改”方式进行改良。引进坝莜(裸燕麦)等早熟品种,从传统的秋季耕地松土,春季播种压实改为免秋耕或播前耕,改早播为晚播,改稀植为密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乌兰察布耕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位于干旱地区,降水极少B.冬春多大风,风沙侵蚀严重
C.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D.人类活动不合理,过度开垦
2.“一早三改”方式有利于耕地改良,其主要作用是(     
A.免秋耕可减轻冬春风力侵蚀B.晚播利于保水保肥
C.早熟品种可少消耗土壤肥力D.密植可增加有机质
2022-05-18更新 | 612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野生黑枸杞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生长在海拔2800-3000米的盆地沙漠地带。经测定,野生黑枸杞含有17种氨基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柴达木盆地野生黑枸杞品质较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野生黑枸杞主要生长区(     
A.水源丰富B.昼夜温差大C.黑土广布D.人类活动少
2.若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大规模种植黑枸杞,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壤盐碱化加剧B.生物多样性增多C.荒漠化频发D.水土流失严重
2022-04-10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下学期期初)地理试题

8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措施进行治理
2021-12-27更新 | 554次组卷 | 34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份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

9 .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塞罕坝历史上被称为“千里松林”,后期因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变成了沙地荒原。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0%,营造成集中连片的林海。

1.塞罕坝造林选择树种时,主要考虑(     
A.扎根深B.耐高温C.耐盐碱D.树冠大

“女人们将麦草均匀地铺在沙子上,男人们拎起铁锹把麦草从中间扎下去,入沙10厘米,露出30厘米左右。草扎直立,横竖成行,间距1米。”这就是在腾格里沙漠进行的草方格治沙,如下图所示。后期生长起来的柠条、沙棘等沙生植物将彻底稳住沙丘。

2.利用草方格治沙,(     
A.加大摩擦,降低高空风速B.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C.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D.背风坡应加大麦草使用量以固沙
3.塞罕坝和腾格里沙漠选择不同治沙方法,主要考虑(     
A.热量条件不同B.降水条件差异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政策导向

10 . 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和内蒙古两省交界处。地处防沙治沙第一线的陕西省榆林市,60多年来经历几代人持续开展大规模“北治沙、南治土”的治沙造林运动,2020年4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局获悉: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毛乌素沙漠沙进人退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气候异常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C.深居内陆,降水较多D.多风沙,蒸发旺盛
2.榆林由“沙漠之都”变成“大漠绿洲”,使得当地(     
A.环境承载力变小B.资源承载力变小
C.人口合理容量变大D.科学技术水平提高
2021-05-21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