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3-14高二上·广东揭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B.过度开垦
C.开采矿产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B.实施人工降雨
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D.发展立体农业
2020-08-17更新 | 131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是我国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中的地理事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C.地形D.光照
2.这种地理事物的扩大反映了该地区地理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次生盐渍化D.环境污染
3.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气候异常B.人类活动C.干旱环境D.土质疏松
10-11高二上·福建福州·期中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B.土壤盐碱度升高
C.沙尘暴频度减少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2020-04-14更新 | 246次组卷 | 47卷引用: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


完成下题。

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
C.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D.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
2020-02-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山麓地带常堆积大块儿砾石。若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


下图为某区域植被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无植被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樵采B.气候严寒C.风力强劲D.水分渗漏
2.在一些较干旱的绿洲,人们常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粗砂或砾石的作用是(   )
①减弱土壤侵蚀②提高夜间土壤含水量③增大昼夜温差④减少白天土壤水分蒸发
A.①②⑨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9-12-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6 . 陕西省大荔县大荔沙苑(如下图所示)地表以草滩地、沙地为主,地下发现有古土壤和鹅卵石。唐朝,人们在该地抽取地下水,发展农牧业;明中叶,该地逐渐演变为风沙漫天的荒漠景观,沙丘广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够论证大荔沙苑曾有河流流经的地理事象是(   )
A.古土壤B.古湖沼C.鹅卵石D.草滩
2.大荔沙苑由昔日湿地变成荒漠景观的沙源直接来自(   )
A.西北内陆地区沙漠沙质沉积物B.原为古河流经过携带并沉积大量泥沙
C.山区岩石风化后产生的碎屑物D.冬春多大风天气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2019-12-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师范大学锦山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
7 . 下图中Ⅰ、Ⅱ、Ⅲ、Ⅳ代表四种不同植被的分布区,粗虚线表示不同植被的分界线。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Ⅰ植被的南界向南凸出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2.近百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不断扩大,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②人口不断增加   ③深居内陆   ④土壤污染严重
A.②③B.①②C.①③D.③④
3.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2019-11-2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翁牛特旗乌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陡坡修筑梯田B.工业规模扩大
C.水资源利用不当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2.为恢复黑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④下游修建平原水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9-10-23更新 | 621次组卷 | 27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考地理试题
2011高二上·广东惠州·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内蒙古草原的一些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仍可继续增加
10 .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其中甲区域是我国著名的农业区,乙区域近年来荒漠化发展迅速,荒漠化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示区域甲是我国著名农业区,其名称是(   )
A.河西走廊B.河套平原C.宁夏平原D.渭河平原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