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荒漠化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0-11高二上·湖南长沙·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关于我国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影响沙漠化主因是气候干旱和人类活动
C.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得到了制止D.西部地区的荒漠化与自然环境无关

2 . 非洲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具有从典型的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地理特点,年降水量从北向南约为200至600毫米。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
③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过度樵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要想根治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的趋势,需要(     
A.增加区域降水B.控制人口数量
C.采用草方格沙障D.增加植被覆盖
2022-06-03更新 | 41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基础卷)-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 .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下图)。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耕地面积达160万公顷,但90%的耕地退化严重,并时常受沙尘暴的侵袭。1994年起,乌兰察布开始重建生态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对当地传统燕麦种植采用“一早三改”方式进行改良。引进坝莜(裸燕麦)等早熟品种,从传统的秋季耕地松土,春季播种压实改为免秋耕或播前耕,改早播为晚播,改稀植为密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乌兰察布耕地退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位于干旱地区,降水极少B.冬春多大风,风沙侵蚀严重
C.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D.人类活动不合理,过度开垦
2.“一早三改”方式有利于耕地改良,其主要作用是(     
A.免秋耕可减轻冬春风力侵蚀B.晚播利于保水保肥
C.早熟品种可少消耗土壤肥力D.密植可增加有机质
2022-05-18更新 | 612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二章 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4 .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泊,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成为淡水湖。1.1万年前,里海是古地中海残存的一部分,随着板块运动,古地中海逐渐缩小,经过海陆演变,里海也多次改变其轮廓、面积和深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外来人口大量迁入与大规模的垦荒开发,里海区域生态环境逐步退化,风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荒漠化、盐碱化等问题日益严重。下图为里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里海形成于(     
A.板块张裂,海水倒灌B.山脉隆起,湖海分离
C.冰川刨蚀,洼地集水D.断裂下陷,洼地集水
2.由图文信息推断,里海(     
A.湖底北部深南部浅B.湖水多用于灌溉
C.北部盐度高于南部D.里海湖面多风浪
3.20世纪50年代后,里海沿岸盐碱化现象最容易发生在里海的(     
A.北岸B.东岸C.南岸D.西岸
2022-03-22更新 | 2995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B卷·综合测试)-【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分层训练AB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12高二下·山西忻州·期中

5 .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A.酸雨问题、沙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沙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沙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2.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
C.汽车排放废气D.建筑工地扬尘
3.图中土地沙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
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2022-02-28更新 | 1618次组卷 | 22卷引用:章末综合测评 1 同步练习-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6 .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曾连年大面积种植硒砂瓜(下图左),几年耕作后,硒砂瓜产量骤降,大多数种植户不得不重新选择一块砂石地种植,环境问题凸显,该地今年发布了如下通告(下图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瓜地覆盖砂石对土壤的影响有(     
①提高土壤温度②削减地表径流③增加土壤有机质④降低土壤盐渍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种植硒砂瓜导致荒漠化、石漠化蔓延的原因是(     
A.大面积种植导致水资源短缺B.长期种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C.换地种植导致自然植被减少D.砂石覆盖导致空气湿度降低
3.下列关于红寺堡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法可行的是(     
A.引大量黄河水灌溉,增加西瓜种植面积B.改种耐旱作物品种,改良原有废弃砂地
C.连茬种耐盐碱作物,改良原有盐碱土地D.禁止一切农业生产,恢复原有草原植被

7 . 下图所示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其周边地区春季少见风沙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较少,其降水主要集中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该沙漠地区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的原因主要是该地(     
A.大气降水多B.季节性积雪融水多C.冰川融水多D.人类活动少
3.该沙漠周边地区春季少见风沙活动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积雪覆盖B.植被茂密C.风力较小D.降水较多
2022-01-22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二章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检测题2021-2022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8 .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径流带降水量(mm)蒸发量(mm)冬季气温(℃)
400~800
-
<200<-15
<200200~400<0
过渡带400~800300~4000
800~1600400~700>0
>1600>700>15

1.我国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所对应的径流带及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甲:水土流失B.乙:荒漠化
C.丙:水土流失D.丁:盐碱化
2.表中乙所在地区,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河流的综合治理B.水土流失的防治
C.防治土地荒漠化D.中低产田的治理
3.对乙、丙所对应的径流带内生态问题的共同治理措施是(     
A.防止植被破坏,提高植被覆盖率
B.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节水农业
C.建立农田防护林网,恢复生态
D.改造地表形态,修建缓坡梯田

9 . 下图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剧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与异常B.地表崎岖不平
C.经济活动过度D.城市化进程加快
2.②地区森林所起的主要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B.防风固沙C.净化空气D.美化环境
3.形成③④两个地区共同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多石质山,土层浅薄B.海拔较高,热量不足
C.红壤分布,土质疏松D.地形崎岖,降水量大
2021-12-28更新 | 257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二章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检测题2021-2022学年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10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措施进行治理
2021-12-27更新 | 55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7届人教版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单元测试地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