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下图为黄河水系及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沿岸地貌景观多样。在上图中甲地可能看到的景观是____(选择填空),说明你的判断理由____
A.B.
C.D.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鱼鳞坑(下图)是黄土高原常用的水土保持方式,是在较陡的山坡上挖掘的半月形坑穴。这些坑穴交错排列,状若鱼鳞,坑内种植树木。


(2)从水循环环节的角度分析鱼鳞坑保水、保土的原因。

2 . 下图示意某典型流域生态单元划分。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上游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C.制造氧气、吸烟滞尘D.维持生物物种多样性
2.图中滨海湿地被开垦为农田后,可能会造成(     
A.结冰期的延长B.流域面积扩大
C.通航里程缩短D.土地的盐碱化
3.该流域的生态保护措施正确的是(     
A.上游治理盐碱土壤B.中游重点保护湿地
C.下游大力退耕还林D.上中下游统筹协作
2022-12-29更新 | 419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生态脆弱区是指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往往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界过渡区域。东北林草交错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之一。下图为东北林草交错区示意图。

(1)分析东北林草交错区生态脆弱的自然原因。

近年来,地处东北林草交错区的兴安盟大力开展草原保护与修复工程,通过草原虫害防治项目,向当地牧民发放草原灭蝗牧鸡16万只。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赢。

(2)说明当地牧民饲养草原牧鸡的好处。

东北林草交错区针对工程创面生态修复困难、工程护坡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在较干旱的区域采取了植生袋修复的方法。植生袋内部填充土壤和营养成分,具有透水不透土的过滤功能,不限制植物根系的生长,随时间推移,护坡愈加牢固。下图为两种护坡方式景观图。

(3)结合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特点,说明植生袋护坡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4 . 工程措施是黄土高原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下图为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模式(淤地坝、鱼鳞坑、水平沟、梯田)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山坡上沿等高线每隔一定距离修建的截留、蓄水沟槽,叫(     
A.淤地坝,如图甲B.梯田,如图丙
C.水平沟,如图乙D.鱼鳞坑,如图丁
2.在坡面上修筑呈“品”字形排列的、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坑穴,主要用于(     
A.增加耕地,种植粮食B.坑内蓄水,植树造林
C.种植花草,美化环境D.截留径流,存储用水
3.图示四种工程措施中,适合在沟道中修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21-07-21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陕北地区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的长城沿线地区是我国农牧交错带的一部分,生态环境脆弱。


(1)简述长城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陕北地区能源开发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给当地本身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


(2)说出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目前,陕北地区按照“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发展思路,推动能源化工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同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3)从陕北地区“能源基地建设”和“生态脆弱区保护”的角度任选其一,为该区域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1-07-07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中学生赴河北阳原泥河湾地质遗址自然保护区野外实习。该保护区内有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存。图甲为泥河湾地质遗址自然保护区位置示意图,图乙为某同学在此拍摄的地貌景观图。


任务一 考察泥河湾地质遗址自然保护区的地貌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任务二 考察古人类遗址分布与古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图丙所示区域发现了为数众多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证实了当时该地适宜古人类生活。



(2)描述图丙所区域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征,推测当时古人类的生存条件。

任务三 调研图示地区的生态问题


(3)指出泥河湾遗址所在区域(图甲)主要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
2021-01-23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13-14高三上·北京石景山·期末
单选题-题组 | 较易(0.85) |
名校

7 .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左图)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以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
2.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0-10-21更新 | 600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3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8 .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强调指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读图及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黄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多分布在季风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要方式
B.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地形起伏大,适宜建水电站
C.渭河流经秦岭山地北部,落差大,含沙量大于泾河
D.黄河为我国第二大河,河流流量大,适合发展航运
2.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问题的建议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②植树造林,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③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收集与储集工程④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 . 我国南方丘陵区平均森林覆盖率为52.87%,林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呈现出“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方丘陵区出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B.林下植被匮乏,植物群落结构单一
C.森林覆盖率较低,保持水土能力弱D.气候湿热,全年多雨
2.南方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适宜措施是
A.把经济林全改为生态林,提升森林层次B.将森林改为草地,增加地表植被
C.渠化山间沟谷溪流,减少坡面径流D.林草结合,分层立体种植

10 .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黄土高原地区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
②轮荒制度   
③黄土高原地质灾害频繁
④过度樵采,破坏植被     
⑤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
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⑤D.③④⑤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②破坏植被
③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黄土土质疏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