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湿地及其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滨海湿地是陆地与海洋间交错地带,包括人工湿地和天然湿地两大类。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北方政治中心和经济的核心地带,群内滨海湿地资源丰富。为更好地利用滨海湿地资源,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网络,获取了这些湿地的历史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对城市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和解决措施。下图示意1990—2018年京津冀滨海湿地面积的转出状况。


   
(1)说出滨海湿地对城区大气环境的主要影响。
(2)判断1990—2018年间京津冀滨海湿地岸线长度的变化趋势。
(3)说明为改善滨海湿地内的水环境,京津冀滨海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2023-06-20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气候变化通过影响水量平衡的补给项和损失项进而引起湖泊的变化,降水、气温、融水和蒸发等都对湖泊水量平衡产生影响。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其水文变化能反映当地气候与环境变化。图1为青海湖流域简图,图2为1961—2015年青海湖水位变化图,图3为1961—2015年青海湖湖面降水量、蒸发量和入湖径流量变化趋势图。



(1)简述1961—2015年青海湖水位的年际变化特点,并指出青海湖的主要补给类型。
(2)从水量补给项和损失项的角度分析2005年后青海湖水位变化的原因。
(3)试分析青海湖近年来的水位变化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3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源头海拔5290m,河流出山形成了较平缓的洪积冲积扇,冲积扇以下是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海拔仅为256m。当地以天然形成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先后修建了12座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玛纳斯绿洲已被开垦为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下图为玛纳斯河冲积扇及湿地水库群分布图。



(1)从补给类型、流量、汛期、含沙量角度,描述玛纳斯河出山前的水文特征。
(2)说明图中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3)分析玛纳斯河流域湿地水库群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盐城沿海潮滩地区主要植被有碱蓬、芦苇等,碱蓬喜高盐环境,多分布在潮间带;芦苇喜低盐环境,多分布在潮上带;部分无植被滩区为光滩。2000年前后,该地引进枝干粗大的互花米草,十年内其面积快速扩展,由一开始的斑块状分布到后期形成带状分布,而碱蓬与芦苇的分布也随之发生变化。



(1)指出图示范围2002—2012年该地沿海原光滩区高程变化,并说明理由。
(2)互花米草由斑块状分布扩张为带状分布后,芦苇和碱蓬在竞争中谁的优势更突出?试分析其原因。
2023-01-1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蒸发量D.地表径流量
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A.1961-1979年B.1970-1989年C.1980-1999年D.2000-2020年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A.沙尘天气增多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D.绿洲面积增加
2022-06-15更新 | 14680次组卷 | 68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雄安新区预计2021年6月“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建成全线通车,建成后北京、天津将实现1小时通达雄安新区。“四纵”为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高速、新机场至德州高速,“三横''为荣乌高速新线、津雄高速、津石高速。下图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城镇等级体系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城镇等级共有3级
B.北京和天津的服务范围大小相同
C.保定提供的服务种类比唐山提供的更多
D.廊坊比沧州更适合布局超大型商场
2.“四纵三横”高速公路建设对雄安新区的影响是(     
①完善雄安新区交通网络,大幅缩短与外界的时空距离
②扩大新区服务辐射范围,加速新区开发,促进区域发展
③增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
④优化区域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区域竞争力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3.关于白洋淀的开发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天然的净化器,吸收和容纳生产生活污染物
B.节约治污成本,严格保护水文生态环境
C.严禁开发利用其独特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适度发展观光旅游业
D.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及加工业,增加经济收入
2021-07-11更新 | 9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地理开学摸底考试卷01(广东专用)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海拔1875~2106m,盆地内分布有若干块湿地,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1)据图判断西大河的流向,并说明理由。
(2)从地势、地貌景观等角度列出甲断层的存在依据。
(3)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2021-03-01更新 | 858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原为古海洋的一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低洼地带的茶卡盐湖,面积105km2,天然结晶的湖盐储量丰富,形成深厚且坚硬的盐壳,盐壳以上平均水深约0.2m。历史上湖区运输湖盐主要采用铁路运输(下图),1989年开掘运盐航道后,水运取代了铁路运输。近几十年来,茶卡盐湖的旅游业和周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迅速。



(1)推断茶卡盐湖湖盐的形成过程。
(2)盐湖边缘的湖盐杂质含量较高,给湖盐加工带来一定困难。分析湖盐中杂质的主要来源。
(3)1989年后铁路不再运盐,当时有人提出拆除湖区铁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9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神农架西南边陲,区内有亚高山草甸和多种蕨类沼泽,平均海拔1730米,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降水量约1500mm,各月降水均匀。大九湖盆地石灰岩广布,落水洞逐步发育,溪流通过北侧落水洞群流到外部。

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林地分布于盆地周边的高山上;灌草散布于高山基部;耕地、沼泽.等分布于中央盆地。大九湖湿地形成年代久远,中央盆地沉积了深厚的泥炭(泥炭是植物遗体多年积累而成)。因泥炭富含有机质,吸水能力强,吸附性能好,历史上当地农民多采挖泥炭用作种植肥料。


大九湖湿地公园成立前,正面临着湿地加速变浅变干的处境。湿地公园成立后,为了保护湿地,大九湖区经济从“湿地开垦”逐步过渡到“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1)试推测公园成立前大九湖湿地变浅变干的原因。
(2)说明当地农民大量采挖泥炭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指出大九湖地区产业多元发展的方向。
2020-11-28更新 | 58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博爱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它又被称为冷暖双制的“天然空调机”。俄国作家契诃夫曾描写道:“湖水清澈透明,……,温柔碧绿的水色令人赏心悦目……”。下面左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贝加尔湖湖水“温柔碧绿”的原因,不包括
A.湖泊较深邃B.湖中藻类植物繁殖快
C.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D.湖泊周围人类活动少
2.贝加尔湖被称为冷暖双制的“天然空调机”,分析合理的是
A.冬季受亚洲高压控制,强大的下沉气流造成增温,使冬季气温升高
B.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大量吸热,减轻酷寒
C.结冰期长,夏季湖水解冻,释放潜热(或热量)降低了炎热程度
D.贝加尔湖蓄水量大,使夏季增温、冬季降温幅度小
3.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C,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A.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C.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D.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