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湿地及其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雄安新区为河北省管辖的国家级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涉及河北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根据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区域划定规则,在考虑村域行政界限尽量完整的情况下,将新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分为建设优先占用区、建设后备占用区、耕地保持区和水系调控区。下图为雄安新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推进分区示意图。



(1)说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推进分区的主要目的。
(2)与南部相比,北部建设优先占用区面积更大,试做出解释。
(3)简述保留白洋淀的主要意义。
2022-06-20更新 | 274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签订了一部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材料二 湿地、森林与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材料三 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我国湿地总面积为6500多万公顷,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7%,仅次于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但近年来,由于盲目的农田开垦和城市开发等占用、破坏天然湿地,直接导致了我国天然湿地面积减少、功能下降,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  )
①青海湖 ②稻田 ③黄河 ④水库 ⑤海洋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原因有         等。
(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却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  )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     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4)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             的生态功能。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炭是沼泽地特有的产物,由有机残体、腐殖质和矿物质三部分组成。当沼泽植物残体的堆积量大于其分解量时,泥炭不断积累、堆积,并发育成泥炭地。潮湿的泥炭地固碳能力远强于森林,是全球重要的“碳汇”。然而泥炭地生态系统脆弱,一旦干燥、被氧化,则会成为巨大的“碳源”。

近代以来,随着英国农业开垦、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约有150万公顷泥炭地被排水疏干,此外还被做燃料等用途而导致泥炭开采量增加,泥炭地的退化过程加快。

(1)从碳循环的角度,解释近代以来英国泥炭地由“碳汇”向“碳源”转化的原因。
(2)英国政府从水利和农垦等方面,采取了修建堤坝,堵塞排水沟等措施,保护和改善泥炭地。分析上述措施可能对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
2023-06-30更新 | 20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著名的红军长征“过草地”就是过若尔盖草原。若尔盖草原是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凹地,这里气候独特,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该地泥炭资源十分丰富,平均厚度约为1米。其形成是生物(主要是植物)在死亡后沉积在沼泽底部,无法完全腐败分解,经几千年演化形成。通常在较潮湿的地方泥炭层的形成比较快,有机物的分解度比较低,而较干燥的地方则相反。泥炭的积累速度不但取决于植物的生长速度,更重要的是受植物残体的分解速度的制约。泥炭质轻、持水、保肥,既是栽培基质,又是良好的土壤调解剂,并含有很高的有机质、腐殖酸及营养成分。

材料二   下因为若尔盖草地及其周围地区略图


材料三 下表为若尔盖县气候资料

123456789101112
均温℃-10.1-7-2.31.75.58.710.710.16.51.8-4.2-8.8
降水量mm4.87.917.236.676.8101122112101577.82.8

(1)据图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分析若尔盖草原沼泽中泥炭丰富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当地开发泥炭资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019-01-16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流坑村历史悠久,在一片荒滩中建成。古代,村民借由地利经营竹木贸易,富甲一方。据考证,村落建设了多条东西向街巷直达河岸,同时配建码头;挖掘了高低串联的池塘(村民称之为“龙湖”,并在其中养鱼虾、种荷花,定期清淤泥)与乌江相连;街巷均留有明沟或暗渠与“龙湖”相通,实现雨水、污水分流,且规定生活垃圾不许排入沟渠。下图分别为流坑村地形图和村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1)从气温季节变化的角度,简述古人选择此地建村的原因。
(2)从气候和交通角度,解释古村街巷多呈东西走向的好处。
(3)指出“龙湖”对于古村落的积极意义。
(4)简述流坑古村营造的水系格局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借鉴意义。
2022-04-01更新 | 685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青海裸鲤,又称“湟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摄食藻类、甲壳类、水生昆虫和小鱼。13万年前裸鲤是有鳞片(保护鱼身,减少疾病,防止淡水流失)的,后因地壳运动使得青海湖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鳞片逐渐退化,直至现在通体无鳞。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环境,青海湖裸鲤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十年大约增重0.5kg。湟鱼为洄游繁殖性鱼类,在繁殖季节内对水温、水质等要求严格,自然状态下繁殖成活率较低。数据显示,青海裸鲤数量1961年曾达到19.9万吨,到2002年却只有2592吨。2015年以来,青海省共耗资3672万元在湟鱼洄游必经的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等地废除拦河坝,修(改)建7座阶梯式洄游通道,两阶梯高差为15~20cm,阶梯间建有凹槽。至2016年底,青海裸鲤数量达到7.08万吨,比保护初期2002年的2592吨增长近27倍。图Ⅰ为青海湖水系图,图Ⅱ为湟鱼洄游通道设计图。

(1)分析青海湖裸鲤由有鳞至鳞片逐渐退化的原因。
(2)简述1961年至2002年青海湖湟鱼资源数量锐减的原因。
2024-02-08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1.3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学案)-【帮课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学与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7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白洋淀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主体位于保定市安新县境内,素有“华北明珠”之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污染严重,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白洋淀被列为重点生态保护区。

材料二:

(1)简述白洋淀湿地在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中发挥的主要作用。
(2)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洋淀污染严重的原因。
(3)为解决白洋淀“干淀”困境,发挥白洋淀的生态效益,在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3-09-01更新 | 196次组卷 | 9卷引用: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陵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鄱阳湖是一个自然通江湖泊,也是白鹤等珍稀水禽及森林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和越冬地。2016年7月中下旬开始,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比去年整整提前2个月进入枯水期,湖底变成了壮阔的草原,千年石岛“落星墩”也全部露出水面,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材料二:鄱阳湖地区水系分布图及相关最新统计资料。

河流森林覆盖率大中型水库
(个)
十万亩以上灌区(个)
赣江63.6%10720
信江54.3%3510
抚河53.0%182
饶河67.8%171
修河64.4%73

材料三:据大数据资料统计发现:自2000年以来由于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鄱阳湖呈现枯水期逐步提前、枯水期水位连创新低、湖区面积缩减等现象,引发学者、媒体对湖区生态和周边生产生活的关注。为此,国内有很多学者建议在鄱阳湖入江通道最窄处建设水利枢纽工程,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则认为,在对鄱阳湖的生态功能进行科学研究及工程建设的环境影响得到充分论证之前,应暂缓枢纽工程的建设,并将无坝方案作为维持鄱阳湖生态系统健康的最优方案。

(1)分析2000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逐步提前,水位连创新低、湖区面积不断缩减的可能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鄱阳湖面积缩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022-02-28更新 | 381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1.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A卷

9 .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次水湖,曾经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唐宋时前,面积达到八百里.被称为“八百里洞庭”。洞庭湖面积扩大与汉江平原的形成有关,而江汉平原的形成与泥沙堆积有关,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分别位于长江荆江河段的两侧,之后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洞庭湖面积整体减小(如下图所示),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洞庭湖水文特征出现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材料,分析唐宋时期出现“八百里洞庭”的主要原因(     
A.气候暖湿,补给水源增加B.湖盆断裂下陷,长江汇入水量增加
C.湖盆泥沙堆积,水位抬高D.较长江北岸地势低,长江汇入水量增加
2.自1664年以来,洞庭湖面积整体缩小原因是(     
①地质、气候环境改变②长江上游水土流先严③大量引用湖泊水灌溉④大规模围湖造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3.随着三峡大坝的建设,洞庭湖水文特征出现明显变化表现在(     
A.枯水期时间推后B.枯水期水位下降
C.枯水期缩短D.含沙量增加
4.结合洞庭湖的变迁示意图,推测洞庭湖湖底的地势特征为(     
A.南高北低B.西高东低
C.西北高、东南低D.东北高、西南低
2021-04-01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21-22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10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洋淀是在太行山前的永定河和滹沱河冲积扇交汇处的扇缘洼地上汇水形成。湖淀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下图所示),该湖经历了地质时期万年以来的演变而形成。由于众多河流入淀之势,犹如“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称白洋淀。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一个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现在看来,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也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推测白洋淀由古湖淀范围缩小到现代湖淀范围的自然演变原因。
(2)简述白洋淀湿地对华北地区生态安全所起的主要作用。
2021-08-3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单元测试5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单元测试卷(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