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源资源的开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数据存储、计算、传输和应用的需求大幅提升。为此我国启动“东数西算”工程,即将东部地区所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去进行存储和计算。下图为我国建设的全国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它的建设和运营对于土地供应、气候和地质条件、能源保障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占据单一省级行政区的枢纽节点所在地区(     
A.地势开阔、平坦B.气候温暖、湿润C.土地荒漠化严重D.可再生能源丰富
2.“东数西算”工程(     
A.将加快京津冀地区的能源开发B.减少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压力
C.能进一步发挥长江的运输功能D.以数据为纽带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2022-01-20更新 | 761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该市已发现和探明的矿床有273处,铜矿石储量达550万吨,是全国铜矿石重要生产基地,小型采矿企业众多。大冶市因矿而兴,因矿而立,但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企业停产,大量工人失业,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2017年,大冶市走出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道路。下图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

(1)指出大冶市发展采矿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大冶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
(3)指出大冶市应对资源枯竭而进行产业转型可能采取的对策。
3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榆神府矿区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鄂尔多斯煤盆地中部,隶属陕西省榆林市。区内煤炭储量丰富,煤层厚、埋藏浅,煤炭资源的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矿区以风沙土和黄绵土为主,土壤结构较疏松、有机质含量低。早期采煤沉陷区造成的破坏尚未解决,新的采煤活动仍在继续,采煤沉陷区不断扩大,加剧了环境恶化。据不完全统计,矿区内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面积达150km2,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灾害在矿区内广泛分布。

材料二:植被覆盖度是反映矿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榆神府矿区1990—2019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5.48%和54.52%。



(1)读图,说出榆神府矿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点,并列举主要驱动力。
(2)试评价榆神府矿区煤矿的开发条件。
(3)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当地煤矿开采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4)有观点认为,应该关停榆神府矿区的煤炭开采,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2022-06-17更新 | 507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七)文综地理试题

4 .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区产业链结构。近年来,该地②输出比重大大提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该地产业链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B.交通
C.市场D.煤炭资源
2.近年来,该地②输出产品比重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
B.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C.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D.实现产业升级,减少用工数量
2022-08-13更新 | 835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氢能是一种公认的清洁能源。目前,制氢技术主要有煤炭制氢、电解水制氢、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氧、生物质制氢等。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石油资源、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全国首批千万千瓦风电基地。2018年白城市着手发展氢能产业,从生产到应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着力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图为白城市区位示意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石油相比,氢能的突出优势为(     
A.清洁无污染B.再生周期短C.可用管道运输D.普及程度高
2.白城市氢能开发最可能采取的制氢技术为(     
A.煤炭制氢B.电解水制氢C.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D.生物质制氢
3.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能够(     
①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彻底解决东北地区风电外送和消纳问题
③促进能源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推动氢能产业集群,形成成熟城市群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1-02-11更新 | 1307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6 .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下图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A.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B.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D.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2.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A.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D.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2023-01-20更新 | 458次组卷 | 34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海阳核电厂规划建设2台125万千瓦核电机iSL.2015年11月14日,海阳核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已全部送电成功,标志着海阳核电站送出工程竣工投运.下图为山东海阳核电厂输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海阳核电站拓展核能综合利用方式,核能供电的同时还可以进行(     
①供热②海水淡化③深海养殖④研学旅游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山东省发展核电产业,能够(     
A.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B.加剧交通运输的压力
C.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1-01-17更新 | 878次组卷 | 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长期以来我国坚持“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的能源战略,在消费的一次能源中煤炭长期占七成以上。近些年来严重的雾霾污染席卷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正是利用煤炭和石油过程中排放的废气。

材料二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储量丰富,但开采难度极大。我国南海海域可燃冰储量丰富,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材料三   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和可燃冰图片。



(1)南海可燃冰开采作业区可能面临哪些恶劣天气?
(2)评价我国南海可燃冰开发的市场条件。
(3)说明未来大规模商业化开采可燃冰对我国的意义。
2021-08-05更新 | 875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

9 . 绿氢指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2022年3月沙特阿拉伯开始建设耗资50亿美元的绿色氢气项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沙特阿拉伯建设该氢气工厂的优势是(     
A.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B.劳动力廉价而充足
C.气候干旱,太阳能丰富D.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2.近年来,我国能源企业纷纷瞄准绿氢产业,加速布局,主要的原因有(     
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延长产业链③绿氢生产的成本低④落实碳达峰碳中和⑤储存运输便利
A.①③④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②④

10 .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放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即排放二氧化碳被各种方式抵消)的“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A.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
B.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C.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D.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2.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地区产业结构C.地区人口总量D.工业技术水平
3.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
③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2-16更新 | 69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陕西省宝鸡中学高三模拟考试(七)文综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