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中的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存在差异的原因。

(2)从自然因素角度考虑,乙图中B地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农业的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区位优势?
2021·湖南·模拟预测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干旱内陆区,往往“以水定地”,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影响土地利用。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的人们因地制宜发展了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农牧业,锡尔河大致成为草原与绿洲、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促进经济发展,锡尔河、阿姆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如图所示。



(1)锡尔河以北地区多为畜牧区,以南地区多为农耕区,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2)比较锡尔河、阿姆河流域引水渠的空间分布差异,并说明原因。
(3)指出该区域引水渠在引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利自然条件。
2021-01-25更新 | 706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5 世界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项汇编(湖南新高考专用)
3 . 该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
(2)试比较东北牛奶优势产区和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的形成条件。
(3)与长江流域粮食优势产区相比,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单产较低,而商品率较高,请说明理由。
2018-08-11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年9月22日 《每日一题》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每周一测

4 . 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年降雨量(mm)粮食生产集中度(%)
2010年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
<2002.9+0.9
200~4002.8+0.8
400~80045.9+8.9
≥80048.4-10.6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
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
C.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
D.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
2.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化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C.农业技术进步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
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
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D.增加了台风、洪涝灾害风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8·全国·一模

5 . 2017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达到13.827 1亿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 222万hm2,粮食总产量61 791千万kg。下图为1820年中国各省粮食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统计图(注:单位面积产量已考虑复种指数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新疆相比,I类地区中发展粮食生产的显著优势是(  )
A.人均耕地面积较大B.水热条件优越
C.农业发展历史悠久D.市场需求量大
2.对比1820年,目前东北三省提供的商品粮总量已远远超过I类地区中的各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复种指数高B.区域人口密度增加
C.耕地面积扩大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3.影响1820年和2017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劳动力投入B.农业技术水平
C.自然灾害D.机械化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