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左图示意汉江流域局部地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报道2014年l2月12日历时十多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长江水正式进京。每年可向北京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相当于l/6条黄河。

“石坎梯地”(右图)是汉江流域山区坡耕地整治所采用的一种模式。

(1)指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水库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汉江历史上是航运的“黄金水道”,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其航运地位开始衰

落。简析汉江航运地位衰落的原因。

(3)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分析“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

2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如图所示)。由于地面起伏,调水过程中,有的地段能够自流,有的地段需要人工提水。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输水线路郑州到石家庄段自流情况表现为( )
A.黄河以南自流
B.黄河以北自流
C.黄河南、北均自流
D.黄河南、北均不自流
2.工程进入常态化运行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京津地区,雾霾减少
B.京津地区,地下水位上升
C.丹江口地区,云量增加
D.丹江口地区,昼夜温差减小
3.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江淮地区梅雨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3·湖北武汉·一模
3 . 阅读下列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加州的水果、农产品和副食品丰富。加州2/3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地区。图5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图。

(1)加利福尼亚州盛产葡萄。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该地发展葡萄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2)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缺水的原因。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及不利条件
2016-11-26更新 | 7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4 .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水库开闸放水,27日到达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颐和园团城湖,北京市正式通水。江水进入团城湖后,还要通过9个提升泵站加压,“爬高”一百多米,把来水最终送入密云水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走向发生较大的弯曲,最主要原因的是( )
A.避开海拔高的山地,使水能自流而下
B.避开密集的居民点,减少移民搬迁
C.避开大面积耕地,保护有限耕地
D.避开交通线,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2.南水北调的江水最终抽水送入密云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调节气候
B.调蓄水源
C.降解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9-10高二下·江西吉安·期末

5 .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完成下列各题。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D.积温过高
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措施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西电东送D.北煤南运
3.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6 .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如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江淮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14年12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开闸放水,北京市首次接饮长江水,而与之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早在半年前已通水,作为补水工程,此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


据此,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实施“引江济汉”水利工程目的有(  )
①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   ②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灌溉与水运条件   
③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的水运里程   ④改善长江龙洲垸以下河段的供水条件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③
2.有关图示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洪涝   水循环活跃B.湿地萎缩   人口增长
C.土地沙化     粮棉种植D.河漫滩增多   森林植被破坏
8 . 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工人打开丹江口水库闸门正式放水
其工程主要包括: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郑州附近的穿[黄工程、天津段和北京段的管涵工程。读下图,回答问题。

(1)分析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加固工程带来哪些影响?
(2)简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完工后,其在向华北地区调水的过程中具有哪些优势条件?
2015-05-12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湖南省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

9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千米,被称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的原因。

(3)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后将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严重缺水的困局。为缓解北方缺水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015-04-07更新 | 305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届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高三质量监测(二)文综地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