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2010年和2020年供水状况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0年相比,2020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B.供水总量大幅度增加
C.供水结构发生变化D.再生水变化量最大
2.该城市获得的水源主要是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入,相比较于东线、西线工程,关于中线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最好B.全线可顺地势自流C.水量最小D.工程量最小
3.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②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水的使用成本   ④利于减轻地面沉降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 . 塔里木河下游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读塔里木河(英巴扎断面)2003~2012年断流情况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河(     
A.以冰川、积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B.沿途水量逐渐增多,地下水位下降
C.受雨水的影响,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D.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径流量逐渐增大
2.导致2010年开始塔里木河下游径流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无序截流B.跨流域调水补水
C.流域内绿洲水稻种植的推广D.流域内推广了喷灌、滴灌技术

3 . 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从汉江取水,调入渭河补充西安等城市的给水量。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路线图及陕西省区域分界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引汉济渭”水资源配置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可能是(     
A.沿途蒸发量大B.跨秦岭断裂带C.资金严重不足D.水量季节变化大
2.该引水线路能实现全线自流的区段是(     
A.黄金峡水库一三河口水库B.三河口水库一黄泥沟配水枢纽
C.黄泥沟配水枢纽--引水北线通道D.黄泥沟配水枢纽一引水南线通道
3.“引汉济渭”将(     
A.提高西安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B.减缓关中地区黄河段流速
C.带动汉江流域经济快速发展D.丰富秦岭自然保护区生态用水
2022-09-07更新 | 42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

4 .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1.“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B.①⑤C.②④D.②⑥
2.2020年底,鄂北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全线通水。该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入,自西北向东南穿过“旱包子”之称的鄂北岗地,使鄂北地区482万人、469万亩耕地告别干旱缺水历史,喝上了甘甜的“丹江水”。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     
A.受水区地处秦岭背风坡,降水少,干旱缺水
B.受水区地处季风区的边缘地带,干旱缺水
C.将解决沿线地区因经济发达而缺水的问题
D.应以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作为实施前提

5 . 下图为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线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③工程分别为(     
A.“西气东输”一线、“南水北调”中线、“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B.“西电东送”北部通道、“西气东输”一线、“南水北调”中线
C.“西气东输”二线、“南水北调”东线、“西电东送”中部通道
D.“西气东输”一线、“西电东送”北部通道、“南水北调”西线
2.与天然气相比,煤炭不具备的优点是(     
①清洁、燃烧效率高②分布广泛,开采方便③价格低④使用方便⑤开采成本低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

6 .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域,流域内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水体污染和缺水问题严重。“引江济太”工程是将长江的清水通过望虞河引入太湖。下图示意“引江济太”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江济太”工程可大大提高太湖水质,主要是因调水可(     
A.引进净化水质的藻类B.提高太湖水体自净力
C.减少太湖中的污染物D.提高太湖的蓄水能力
2.正常年份,需大量从长江引水的时段是(     
A.5月下旬B.6月上旬
C.7月中旬D.8月下旬
2022-06-2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自然条件地域差异较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读我国油气资源分布及油气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斥巨资实施资源调配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A.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B.我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
C.我国资源整体分布与经济地理格局极不适应
D.为贫困山区提供廉价优质的资源
2.国家除了大力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外,还加大了资源战略储备,从国外进口油气资源。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②③的来源地分别是(     
A.欧洲、东南亚B.俄罗斯、缅甸C.中亚、南亚D.哈萨克斯坦、中东
2022-06-20更新 | 6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十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二调考试地理试题

8 . “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输水线路长482km,解决了71万人的吃水困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被称为齐鲁大上的“黄金之渠”。下图示意“胶东引黄调水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的用水状况,“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调水时间一般选择在(     
A.3~5月份B.6~8月份
C.9~11月份D.12月至次年2月
2.“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半岛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增加森林覆盖率B.减缓地面下沉
C.减少了大气污染D.加剧水土流失
3.“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减轻土地盐碱化B.提高城市等级C.促进工农业发展D.改善环境质量
2022-06-03更新 | 1171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9 . 2020年7月20日,TBM1标隧洞的全线贯通,标志着大水网中部黄工程201km的总干线全线贯通。中部引黄工程99%为地下工程,其中隧洞建设总长度501.5km。下图为引黄入晋调水工程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部引黄调水工程采用隧洞调水的目的是(     
①减少蒸发②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③改善沿线生态环境④保障水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沿线所建的多个水库对引黄入晋调水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使调水总量增加B.增加落差,自流输水
C.维持生物多样性D.调节输水量的变化

10 . 陕西省水资源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地处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仅为陕南汉江流域的约四分之一。正在建设中的引汉济渭工程通过长约98公里的自流输水隧洞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陕南地区与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流域形状D.海拔高度
2.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采用自流输水隧洞有利于(     
①节约投资成本②缩短建设周期③降低运营成本④克服地形屏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