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     
A.避免台风、海潮侵袭B.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C.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D.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
2.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东江入海口咸潮加剧②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③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④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 .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①减少工程量②运水比较节约③调节沿途气候④减少水污染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相对欠缺B.技术水平较低
C.地质环境复杂D.气候条件恶劣
2021-08-09更新 | 178次组卷 | 2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南亚印度河流域干旱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下图示意印度河流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河流域干旱缺水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少B.植物蒸腾强C.降水变率大D.降水总量少
2.印度河中游地区从甲处调水到乙处对乙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土地盐渍化加重B.地下水水位下降C.减轻洪涝灾害D.沙尘天气多发
2021-07-07更新 | 55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地理试题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作为浙江母亲河钱塘江的正源,总长为359km的新安江从安徽黄山山间发源后,下游流入浙江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也是中国“长三角”区域的战略备用水源地——千岛湖,上游来水水质对千岛湖水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缓解杭州市民的饮用水紧张问题,千岛湖引水工程前期领导小组成立,设计的引水规模每年总共约20.7亿m3,但遭到了位于新安江水电站下游的建德市等地部分市民的强烈反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从钱塘江引水相比,千岛湖引水(     
A.工程成本更低B.水量更大
C.水质更优D.水价更低
2.千岛湖调水工程对下游富春江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A.电力供应紧张B.河道的通航能力下降
C.降水减少,气候变干D.河流含沙量和流速变大
2021-06-16更新 | 49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5 . 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解决关中的用水问题。该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岩石抗压强度高(多石英岩),隧洞围岩的岩体较破碎。下图示意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输水隧道工程修建难度大,主要表现为(     
A.暴雨、洪水、台风频发B.易涌水、岩石硬、裂缝多
C.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D.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多
2.引汉济渭工程利于(     
A.解决关中地区的盐碱化问题B.减轻渭河的纳污和冲沙能力
C.提高关中地区水源配置能力D.减弱关中地区地下水采补平衡
2021-05-19更新 | 665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渠始于汉代,采用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形式,无坝引水是渠首用长达数千米的抛石导流堤劈河引水。青铜峡拦河大坝的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现在引黄灌渠在黄河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宁夏平原部分引黄灌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渠首即为引水灌渠的取水点,决定渠首位置的因素是(     
A.地形地势B.灌区远近C.河水流向D.水量大小
2.无坝引水方式被弃用是因为水利枢纽工程改变了渠首处的水文特征,表现为(     
A.含沙量降低B.凌汛减轻C.结冰期缩短D.流量趋稳

7 .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现实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B.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缺水问题
C.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D.改善受水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
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可以改变调入区的气候类型②调水对调出区和调入区都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
③可以减少调入区地表水的使用④有利于受水区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A.②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3.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利用不平衡
B.自然资源之间的相关性
C.自然资源浪费严重
D.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大
2021-01-12更新 | 395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地区,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和沿线湖泊。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图中以河流为界将调水线路分为三段),完成下面小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有(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C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C至A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A地的用水紧张状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能给长江带来的影响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入海口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9 . 下图为某国调水工程示意图,该国北部人口、城市密集,水资源需求量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调水工程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该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的主要影响是(     
A.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B.加剧了人地矛盾
C.解决了水资源的短缺D.缓解了海水入侵

10 . 郑国渠是秦朝修建的水利工程。“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西汉时开凿的六辅渠与郑国渠组成庞大的灌溉系统,将渭河以北的数万顷土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良田,综合效益显著。郑国渠开凿以来,干渠渠道始终不变,但干渠首部常常因为河水不能入渠,而不断改变位置。下图示意郑国渠和六辅渠的位置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干渠首部河水常不能入渠的主要原因是(     
A.泾水上游修水库河流水位下降
B.气候变干使洛水河流水位下降
C.气候变冷使干渠首部发生凌汛
D.泥沙淤积使干渠首部地势增高
2.图示六辅渠的生态效益表现在(     
A.借助地势向南自流,增加灌溉面积
B.借助地势向北自流,保证生产用水
C.农田排水流入渭河,减轻农田积水和盐碱化
D.淤灌形成大片农田,促进秦汉时期经济发展
2020-11-03更新 | 467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边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