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1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D.减轻土壤盐碱化
2.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2019-05-19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汪清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预计2019年将建成的“引汉济渭”工程,从长江支流汉江引水,经98.3公里输水隧洞穿越秦岭,到达渭河流域。沿线隧洞最深达2000米,工程综合难度世界第一。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貌成因是
A.断裂下陷 流水沉积B.地壳抬升 流水侵蚀
C.断裂下陷 风力堆积D.地壳抬升 风力侵蚀
2.该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
A.移民规模庞大B.海拔高,气温低,缺氧
C.隧洞深度大,线路长,施工难度大D.沿线穿越河流多,水系复杂
3.“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包括
A.解决西安的水污染问题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加剧关中平原土地盐碱化

3 .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因黄河贯穿,早在2000年前,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银川平原灌溉农田,发展农业。1958年8月开工建设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结束了银川平原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下图为银川平原古灌区渠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引水渠中,海拔最高的是
A.唐徕渠B.惠农渠C.汉延渠D.秦渠
2.长期维持引水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
A.大水漫灌B.河水蒸发C.泥沙淤积D.河水下渗
3.兴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对银川平原的直接影响是
A.增加灌溉面积B.缓解土壤盐碱化
C.增加农产品种类D.提高通航能力
4 . 下列不属于我国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是(  )
A.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D.南煤北运
2018-12-22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10高二下·云南玉溪·期末

5 .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2018-11-27更新 | 793次组卷 | 28卷引用:吉林省安图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
13-14高二上·湖南株洲·阶段练习
名校
6 . 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2.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018-11-27更新 | 33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林梅河口第五中学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

7 . 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最大的支流,是一条国际河流,流域内众多的支流均从额尔齐斯河右岸汇入,形成典型的“梳状”水系。额尔齐斯河水资源丰富,但利用率很低。下图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提高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最合理的措施是
A.南水北调B.北水南调C.东水西调D.西水东调
2.与南部的塔里木盆地相比,额尔齐斯河流域所在的准噶尔盆地荒漠化程度相对较轻,主要是因为两盆地
A.人类活动的方式不同B.地形类型不同
C.降水和冰雪融水量不同D.年蒸发量不同
2018-11-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8 . 青藏高原拥有庞大的淡水资源,“藏水北调”的设想引起极大关注和争论。下图为“藏水北调”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关于“藏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能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②全线完全可以实现自流
③可能导致沿线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只解决西北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该工程建成后,对西藏的有利影响是(   
A.缓解当地的洪涝灾害B.加剧冰川消融
C.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D.改善其航运条件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北高南低B.需水北少南多
C.河网北密南疏D.降水北多南少
2.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A.裂谷众多B.路程遥远C.高差悬殊D.河网密布
3.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A.死海含盐量上升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2018-06-01更新 | 928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部分线路及海河流域局部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海河流域水库群的主要功能是(  )
A.开发水能,提供电力
B.保障城乡用水
C.拦截泥沙,蓄水灌溉
D.提高通航能力
2.南水北调中线在京津段多采用深埋地下的全封闭管道输水,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少占用耕地B.缩短输水路线
C.减少渗漏和蒸发D.减轻土壤盐碱化
3.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可能使海河(  )
A.径流深度持续增加B.含沙量呈下降趋势
C.春季下游水量增加D.流域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