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区域简图,其中箭头示意我国某种资源输送线路和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运输线路所输送的资源最可能是(     
A.棉花B.磷矿石C.淡水D.工业制成品
2.下列关于中线与东线输送物质质量优劣的比较与主要影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线优于东线源地环境B.东线优于中线源地环境
C.中线优于东线沿途环境D.东线优于中线沿途环境
3.与中线方案相比,东线方案最大优势是(     
A.工程量小B.利于资源保质C.路程较短D.所经区域人口稠密
2 .        新型煤化工以低端的褐煤为原材料,制取替代石油和燃料油的化工产品,但是新型煤化工的高耗水已经成为黄河流域水危机最大隐忧和软肋,黄河各地只能采取水权置换的方法,解决煤化工待批项目用水指标。所谓水权置换,就是工业企业为了取得用水指标,在国家确定的某一灌区内投资,实施农田节水改造工程,将该灌区节约下的用水指标置换到工业项目上。
实施水权置换的前提是(     
①节约用水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③保证农业基本用水④实施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4-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是指从印度河向N河调水,该工程促进了该国东部地区耕作制度由一年两熟转为一年三熟,缓解了巴基斯坦的粮食短缺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1.与输入地相比,输出地的特点是(     
A.河流径流量更大B.降水季节分配更均匀
C.河流含沙量更小D.径流量季节变化更大
2.影响输入地耕作制度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耕地面积扩大C.水源供应增加D.热量条件改善

4 . 引江济淮工程(下图)是我国继南水北调、三峡水利枢纽之后的又一项壮举。输水线路在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按照国内输水工程的经验通过地下隧洞“下穿”输水,而是将原淠河总干渠载弯取直,建设了一座从引江济淮主河道凌空而过的渡槽水桥,形成了“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输水线路经过巢湖的原因是(     
A.接受巢湖补水,增加输水量B.利用既有水道,减少建设难度
C.利用巢湖净水,提高北调水质D.连接沿岸城市,发挥供水作用
2.输水线路在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采用“下穿”方式的原因是(     
A.技术难度大B.地质条件复杂C.建设成本高D.工程作用受限
2022-03-26更新 | 1147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程考试地理试题

5 . 陕西省水资源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地处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仅为陕南汉江流域的约四分之一。正在建设中的引汉济渭工程通过长约98公里的自流输水隧洞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陕南地区与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流域形状D.海拔高度
2.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采用自流输水隧洞有利于(     
①节约投资成本②缩短建设周期③降低运营成本④克服地形屏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松花江流域河川径流408亿立方米,而辽河上游西辽河仅存干涸的故道,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严重危机。伊辽运河是纵贯我国东北的“北水南调”计划,意在调整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该计划设想从松花江二级支流伊通河引200亿立方米的水,在实现调水后,运河束水攻沙下泄的泥沙量约12亿立方米。如图是伊辽运河及拟拓深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伊辽运河工程对三江平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B.河流带来的泥沙增多
C.避免凌汛泛滥的危害D.化解季节性冻土危害
2.东北南部辽河流域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①全球气候变化,降水减少②人口密度大,耗水量大③复种指数高,过度用水④地下暗河多,下渗严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 .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下图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2.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与东线、中线工程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水质好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读“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江济淮”工程以长江作为水源地的原因有(     
①可自流到淮河②水源充足
③距离较近④水质洁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引江济淮”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破坏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B.加剧淮河枯水期水位下降
C.有效缓解长江水资源短缺状况D.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山东省滨州市打渔张引黄闸引黄河水,输送至威海市米山水库,输水线路长482km,涉及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6个市。胶东引黄调水工程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形成了“T”字形的线路,该工程的贯通,极大程度地缓解了胶东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输水一般选择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A.加剧海水入侵程度B.减轻地表盐碱化程度
C.减轻大气污染程度D.减轻城市地面下沉程度

10 . 读南水北调工程中线调水及主要受水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线工程输水干渠长度约为(     
A.2000千米B.1200千米C.800千米D.500千米
2.在配水方案中,河南省分配到的水资源数量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河南经济发达B.河南干旱严重
C.河南人口数量多D.京津冀用水需求小
3.中线输水量较小的月份是(     
A.12月B.10月C.8月D.6月
2021-11-07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