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6 道试题

1 . 位于埃及西北部沙漠中的盖塔拉洼地(下图),最低处海拔-133m。近年来,为发展渔业生产,人们通过挖掘隧道,采用中国专利技术的高速输水管道系统,实现无动力引入地中海海水,并利用下沉式网箱养殖方式,在洼地成功建立了“沙漠渔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建造“沙漠渔场”的过程中,通过挖掘隧道的形式引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减少水分蒸发B.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C.防止引水中下渗损耗D.降低沙尘淤积河道
2.随着“沙漠渔场”的出现,洼地环境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围土地盐碱化加剧B.绿洲农业供水量增加
C.沙漠地区降水量大幅增加D.地下水的盐度大幅下降
2022-06-04更新 | 136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模拟考试最后一卷地理试题

2 . 巴西东北地区由于严重缺水,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是巴西最不发达的地区。里奥圣弗朗西斯科河是巴西东北地区的主要水源,巴西政府规划从该河索布拉廷诺水库调水到雅瓜里比河、皮拉尼亚斯河和帕拉伊巴河等小流域,调水量不超过水库年储水量的3%。下图示意巴西东北部河流、城市等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里奥圣弗朗西斯科河调水工程(     
A.可以全程明渠自流B.优先用于居民以及牲畜饮水
C.多在12月—次年5月调水D.主要穿过雨林带而建设难度大
2.里奥圣弗朗西斯科河调水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水库盐度增大B.地区间供水差异增大
C.受水区引入有害外来物种D.水库下游农业用水紧张

3 . 图1为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引江济淮”工程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江水北送三段。江淮运河段按照国家II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该段与淠河总干渠交会时,没有通过地下隧道“下穿”输水(图2),而是修建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通水通航渡槽,形成“河上有河、船上有船”的水上立交奇观。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江济淮工程对巢湖湿地的影响有(     
A.防风固沙效益显著增加B.湖泊水体自净能力提高
C.解决生产生活缺水现状D.物种基因丰富度将下降
2.与“下穿”输水相比,淠河渡槽的突出优点是(     
A.技术难度更低B.使淠河航运价值提高C.修建成本更低D.保障江淮运河的航运
2022-09-02更新 | 688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敦煌市年均降水量39.9mm,年均蒸发量高达2400mm,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敦煌市依靠党河的哺育成为“戈壁绿洲”。“引哈济党”工程从大哈尔腾河调水到党河水库,工程区横跨党河流域和大哈尔腾河流域的分水岭——党河南山。下图示意“引哈济党”工程三种调水线路设计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哈济党”调水工程的调入水源主要源自(     
A.冰雪融水B.冬季降水
C.地下水D.大苏干湖
2.与调水方案①②相比,方案③的主要优势是(     
A.水资源利用率高B.地质构造较稳定
C.工程建设难度小D.基础设施较完善
3.实施“引哈济党”调水工程对调入地区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土壤盐碱化问题加剧B.地面沉降问题得以解决
C.党河的通航能力提升D.地质灾害的发生率下降

5 .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辽河出现“东水西沙”的主要原因是(     
①干流东侧年降水量较大   ②干流东侧流域面积更广   ③干流西侧流经沙地   ④干流西侧上游地势起伏较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对辽河流域水循环的影响(     
A.减少蒸发B.增加地表径流C.减少地下径流D.增加降雨

6 . “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达坂山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出口明渠三部分组成。第一期工程于2018年8月24日开通调水。图示意“引大济”引水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通河是湟水的支流,但仍从大通河调水的主要原因是(     
A.湟水冰川融水少,水量少B.大通河受人类干扰少,水质好
C.地势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D.湟水谷地人口多,需水量大
2.“引大济湟”工程对湟水流域的生态影响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促进地下水发育③提高农业产量④可能加重土壤盐碱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23-11-20更新 | 48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2017年12月26日至29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北京召开《滇中引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审查会议。滇中引水工程是云南省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该工程以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金沙江奔子栏河段为取水水源,受水区主要包括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6个州市的30个县区。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路线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滇中地区水资源较为短缺,原因有(     
①降水季节变化大 ②石灰岩广布,储水条件差 ③耕地、人口、城市集中 ④全年气温高,蒸发量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云南省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有(     
①金沙江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②滇中地区是该省人口集中、经济最活跃的区域 
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基本实现自流 ④地形复杂,工程难度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实施金沙江跨区域调水工程的主要影响有(     
①可以缓解滇中地区缺水现状 ②提高河流的航运价值 
③有利于维护西南边疆稳定,增强民族团结 ④增强滇中地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1-10-29更新 | 1169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29 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

8 . 图为引汉济渭工程图,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渭河沿线农业缺水问题的重要措施。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我国1月0℃等温线在图中山区的变化有(     
①向南移动②向北移动③海拔变低④海拔变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引汉济渭工程输水量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与汉江相比,渭河(     
A.含沙量更小B.汛期更短C.结冰期更短D.径流量更大

9 . 杭州千岛湖配水工程全长约113km,全线采用隧洞输水。千岛湖湖水为国家一级水体,不经任何处理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千岛湖水量相当于三千多个西湖水量,该工程一年取水量可达9.78亿立方米(相当于68个西湖的水量),能够供应杭州近千万百姓日常生活用水。我国某品牌矿泉水生产基地坐落于千岛湖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千岛湖配水工程建设的原因是(     
①杭州降水丰富,但喀斯特地貌使地表水缺乏②杭州经济发展、城市化迅速推进,需水量大③千岛湖水质较好,水量丰富,可供水量稳定④千岛湖环境承载力大,工程建设对其无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与明渠输水相比,千岛湖配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的方式可以(     
A.增加湿地B.保证水质C.节省动力D.减少投资
3.配水工程运营后,会(     
A.导致千岛湖生物多样性锐减B.引发沿线土壤盐碱化问题
C.缓解杭州地下水位下降趋势D.引起钱塘江河口盐度升高

10 .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常出现空间不匹配的问题,例如我国存在耕地资源,与水资源空间不匹配的情况,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成为应对措施之一。下图示意我国山西、湖北、河北、黑龙江、西藏五省区的耕地和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所对应省份正确的是(     
A.甲——黑龙江B.乙——湖北
C.丙——西藏D.丁——河北
2.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甲省水资源短缺缓解,耕地面积扩大B.乙省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比例上升
C.山西省灌溉水量增加,土壤盐碱化加剧D.丙省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收入增加
2022-07-07更新 | 920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