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4 道试题

1 .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不匹配,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资源均衡利用是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的主要手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下游湖北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两省,北京、天津两市。图示意沿线四省市2015年1月~2018年3月供生活用水的各分水口实际监测数据,得到四省市水资源分配量占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大流量时间段是(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2.自2016年后,从调水安全运行的角度考虑,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沿线地区水资源分配减少。出现此现象主要是由于(     
A.南方水库水量少B.北方河道结冰
C.北方地区降雨多D.沿途需水量减少

2 . 读我国四大重点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四大重点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①工程的建设,克服的主要困难是(     
A.风沙、泥石流B.泥石流、冻土C.冻土、缺氧D.缺氧、风沙
2023-01-04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3 .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跨区域调配的资源③是(     
A.电能资源B.天然气资源C.煤炭资源D.水资源
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域,其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4 .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①和③工程的运输方式,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C.高压输电D.航空运输
2.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   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冬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3.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2023-01-04更新 | 23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登封市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八次段考地理试题

5 . 雪山调水工程,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是世界若名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之一。该工程通过修建水库、引水资道、开凿隧洞等形式,将向南流入南太平洋的雪河水调入墨累一达令盆地。雪山是澳大利亚东部大分水岭的一部分,多双河上、下游落差较大,流程长,流经热带草原、地中海等多种气候区,最后注入澳大利亚大陆南部的海域。下图示意“雪山调水工程主要路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澳大利亚进行跨流域调水根本原因是(     
①工程技术水平高②水资源需求量空间差异大
③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与雪河河口相比,墨累河河口(     
A.位于太平洋沿岸B.结冰期较长
C.雨季相同D.高温区相同
3.调水工程对采用开凿隧洞的原因是(     
A.减少地表蒸发B.减少下渗量
C.减少地形影响D.减少建设资金
2022-12-27更新 | 3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摸底考试地理试题

6 . 塔霍河和塞古拉河是西班牙境内两大河流,塔霍河径流量丰沛,而塞古拉河流域发展农业潜力大,但缺水严重。1969年,西班牙开始实施塔霍河调水工程,建设了总长286km的输水通道,穿过山岭和多个河谷,历时6年完成,投资3亿美元将塔霍河源头70%的水量调往塞古拉河流域。西班牙的人口密度较低,大部分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的大城市。下图示意西班牙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塞古拉河流域缺水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用水需求量大B.地处背风坡
C.人口多城市密集D.夏季降水少
2.塔霍河调水工程最大的难题是(     
A.水源泥沙含量大B.需逐级提水
C.沿线水污染严重D.投入资金多
3.塔霍河调水工程使得该河入海口处(     
A.入海径流量稳定B.海水不易倒灌
C.土壤出现盐渍化D.水生生物繁盛

7 .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包括(     
A.加剧了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B.改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B.①⑤C.②④D.②⑥
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冬季汉江无结冰现象,渭河有结冰现象D.渭河含沙量小,汉江含沙量大
2022-12-25更新 | 39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冀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8 . 读某地聚落分布图,为满足用水需求,该地采用跨区域调水,调水线设计最初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在靠山地段多用暗渠,其他用明渠。第二种是全部用暗渠。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该地聚落北多南少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B.输水线
C.海运D.地形
2.第一种方案靠山地段多用暗渠主要考虑(     
A.减少工程量B.减少蒸发量
C.防地质灾害D.减少水污染
2022-12-15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安吉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四)地理试题

9 . 下图为华北平原某城市2010年和2020年供水状况对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0年相比,2020年(     
A.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B.供水总量大幅度增加
C.供水结构发生变化D.再生水变化量最大
2.该城市获得的水源主要是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入,相比较于东线、西线工程,关于中线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最好B.全线可顺地势自流C.水量最小D.工程量最小
3.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②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③降低水的使用成本   ④利于减轻地面沉降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0 . 塔里木河下游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读塔里木河(英巴扎断面)2003~2012年断流情况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河(     
A.以冰川、积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B.沿途水量逐渐增多,地下水位下降
C.受雨水的影响,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D.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年径流量逐渐增大
2.导致2010年开始塔里木河下游径流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上游无序截流B.跨流域调水补水
C.流域内绿洲水稻种植的推广D.流域内推广了喷灌、滴灌技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