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8 道试题

1 .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滇藏地区,进入缅甸,最终注入印度洋。怒江流域水资源富,有专家研究从其上游引水调入新疆的可行性方案,下图示意怒江调水入疆工程引水隧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怒江调水入疆工程修建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气候高寒B.冰川广布C.地质复杂D.永久性冻土
2.怒江调水入疆工程对该流域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A.提高下游的土壤肥力B.引发沿岸国家用水争端
C.增大年径流量D.保持地下水位稳定

2 . 滇中引水工程(一期)北起丽江石鼓金沙江,南至云南红河州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全长约664km,其中大部地段采用隧洞输水。滇中引水工程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滇中引水工程大部采用隧洞输水,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沿线蒸发量,增加输水量B.地势起伏较大,减少逐级提水
C.缩短线路长度,节省建设资金D.接纳地下水源,提高输水能力
2.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滇中引水工程(     
A.单位造价较高B.惠及人口较多C.输水总量较大D.线路总体较长
2023-06-15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民勤一中、古浪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3 . 引江济淮工程被誉为“安徽版南水北调”,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其中引江济巢段按照III级标准建设,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江淮沟通段按照国家Ⅱ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下图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及长江和淮河流域占安徽比重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长和淮河流域占安徽省的比重
项目淮河流域长江流域
流域面积占全省的比重(%)48.047.3
水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26.063.4
耕地占全省的比重(%)68.030.0
线路总长723公里
涉及安徽省12个市46个县(市、区)河南省2个市9个县(市、区)受益人口4132万人
1.实施引江济淮的原因,是安徽省空间上(     
A.水热不匹配B.光热不匹配C.水土不匹配D.煤电不匹配
2.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单位距离输水成本较高的是(     
A.引江济巢段B.江淮沟通南段C.江淮沟通北段D.江水北送段
3.引江济淮完工后,可实现(     
A.合肥水陆双通B.增加皖北水稻C.提升淮河防洪D.改善长江水质
2023-05-21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大通河通常被认为是湟水的支流,但以长度与流量论,大通河实为湟水正源。湟水谷地耕地面积相当于青海省耕地面积的56%,养育了全省人口的61%。“引大济湟”工程是青海省内一项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2022年12月12日,“引大济湟”工程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松多水库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北干渠二期工程是北干渠一期工程的续建配套工程和引大济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以城镇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兼顾生态用水,属Ⅱ等大型水利工程。下图为“引大济湟”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大济湟”引水线路明显优点有(     
①施工难度大       ②部分地区可自流引水       ③引水量较大       ④全部利用现有河道引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引大济湟”工程通水产生的明显影响(     
A.黄河中下游水量增加B.湟水谷地垦荒力度加大
C.缓解湟水谷地水资源短缺D.降低湟水谷地水价
2023-05-15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5 . 青藏高原贯穿输水隧道全天候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开凿雅鲁藏布江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下图为输水隧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B.地质条件稳定,自然灾害少
C.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D.环境承载力强,生态修复快
2.该隧道调水方案优势在于(     
①埋藏较浅,防凌汛②可自流输水,运营成本较低③不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④避免受地热产生的高温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该调水工程对柴达木盆地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了工农业用水短缺问题B.可以完全修复山地冰川
C.增加森林储备,发展木材产业D.促进生态渔业大力发展
2023-05-12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6 .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有(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B.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需修筑的隧道长D.水源地污染严重
2.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2023-05-11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仙游县枫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7 . 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图)总长约707公里,清朝以来部分河道长期断流。2022年4月,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大运河,水利部启动了京津冀鲁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行动,随着山东德州和天津的节制闸分别开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补水的水源可能多取自(     
①地下水②黄河水③海水淡化水④南水北调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此次补水前,黄河以北运河沿线地区协同综合治理运河工作的重点应为(     
A.沿岸绿化B.河道清淤C.河道拓宽D.河床硬化
3.此次大运河全线通水会(     
A.实现运河全线通航B.解决沿线缺水问题
C.加剧华北地面沉降D.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2023-05-08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十县一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8 . 渭河流域旱灾多发,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引汉济渭”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解决该地区的用水问题,并于2022年2月全线贯通。结合引水路线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渭河流域旱灾多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引汉济渭”秦岭段采用隧洞自流输水的主要目的是(     
A.调控输水数量B.节约投资成本C.缩短建设周期D.降低运营成本
2023-05-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9 .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全境90%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下图为“利比亚相关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调水工程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
2.该调水工程带来的影响是(     
A.沿海地区降水量显著增加B.加剧沿线所有地区盐碱化
C.加剧沿海地区海水入侵D.南部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2023-05-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2022年12月9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简称“北延供水工程”)启动2022—2023年度向河北、天津调水工作,与东线工程总在冬季调水不同,这是该工程自2019年应急试通水以来首次在冬季启动调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总在冬季调水是因为此时(     
A.可供水量大B.水质无污染C.防洪压力小D.供水成本低
2.北延供水工程冬季调水的主要目的是(     
①保障春灌储备水源②增加冬季发电水源③促进沿线航运发展④缓解地下水源超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