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使三峡水利枢纽发电量减少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2.“南水北调”工程给北方地区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A.减少寒潮的威胁B.控制盐碱化范围扩大
C.减少洪涝对生态的破坏D.控制地下漏斗区扩大

2 . 截至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经安全输水2000天,累许向北输水300亿立方米,已使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优势是(     
A.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输水B.有京杭大运河及一些湖泊可利用
C.东线工程流经的是人口稀少区D.东线工程水质较好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
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⑤D.①③④
2022-06-1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3 . “胶东引黄调水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输水线路长482km,解决了71万人的吃水困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被称为齐鲁大上的“黄金之渠”。下图示意“胶东引黄调水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考虑黄河流域的用水状况,“胶东引黄调水工程”调水时间一般选择在(     
A.3~5月份B.6~8月份
C.9~11月份D.12月至次年2月
2.“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半岛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增加森林覆盖率B.减缓地面下沉
C.减少了大气污染D.加剧水土流失
3.“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对胶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减轻土地盐碱化B.提高城市等级C.促进工农业发展D.改善环境质量
2022-06-03更新 | 1171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正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4 .        新型煤化工以低端的褐煤为原材料,制取替代石油和燃料油的化工产品,但是新型煤化工的高耗水已经成为黄河流域水危机最大隐忧和软肋,黄河各地只能采取水权置换的方法,解决煤化工待批项目用水指标。所谓水权置换,就是工业企业为了取得用水指标,在国家确定的某一灌区内投资,实施农田节水改造工程,将该灌区节约下的用水指标置换到工业项目上。
实施水权置换的前提是(     
①节约用水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③保证农业基本用水④实施跨流域调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4-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5 . 陕西省水资源分布空间差异明显,地处渭河流域的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仅为陕南汉江流域的约四分之一。正在建设中的引汉济渭工程通过长约98公里的自流输水隧洞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陕南地区与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出现较大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海陆位置B.大气环流C.流域形状D.海拔高度
2.将汉江流域的水调至渭河流域采用自流输水隧洞有利于(     
①节约投资成本②缩短建设周期③降低运营成本④克服地形屏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2019年6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的水库输水。该工程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m至60m空间建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避免台风侵袭B.降低施工成本
C.减少对航运的干扰D.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
2.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①使东江入海口咸潮缓解 ②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状况
③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 ④为深圳、惠州提供备用水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
2022-02-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2月) 文综地理

7 . “引晋入金”工程是从福建晋江市向金门岛供水,龙湖取水泵站、陆地输水管道和跨海输水管道三部分组成,解决该地区缺水问题。该工程由晋江线路总长约28千米。下图示意“引晋入金”供水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金门岛缺水主要是因为(     
A.年降水量少B.下渗量大C.储水量少D.植被覆盖率低
2.“引晋入金”工程陆地输水管道采用地下管道主要是为了(     
①保护供水水质②节约投资成本③减少水体下渗④减少水分蒸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2-19更新 | 78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水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地理试题
12-13高一上·福建漳州·期中

8 .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结合南水北调西线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C.煤炭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
2.“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3.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B.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入华北地区
C.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至西北和华北
D.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9 .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福建“北水南调”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B.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
C.闽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2.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是(     
①岛屿集水面积小②地势陡峻,取水困难③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④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01-26更新 | 706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10 . 2021年5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省淅川县,考察了丹江口水库等地,了解了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保护、移民安置、特色产业发展等情况。淅川县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后,当地原有的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处于“守水守穷”的困境。随着丹江口水库蓄水,大面积耕作层将被水淹没。耕作层富含有机质和氮磷矿物,是不可再生的耕地精华,而水中的有机质、总氮磷含量超标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2013年淅川县采取移土培肥措施,在库区蓄水之前,将水库淹没区坡度6°以下40cm厚的耕作层剥离,转移至库区周边裸露的瘠薄坡地之上,改造形成了层层梯田绕山转、道道山梁披绿装的美丽景观。移土培肥等措施的实施使淅川县逐步从“守水守穷”走向“生态富民”。下图为“淅川县和丹江口水库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被确定为水源地后,淅川县原有产业受限影响较小的是(     
A.种植业B.矿产开采和工矿业
C.库区水产养殖业D.旅游业
2.移土培肥给丹江口库区带来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减少进入库区的有机质和氮磷含量,降低水质污染
B.提高库区周边坡地的土壤肥力,提高植被覆盖率
C.提高水库水位,实现南水北调中线自流调水
D.剥离40cm土层,增加库区库容量,提高丹江口水库蓄水能力
3.淅川县从“守水守穷”走向“生态富民”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充分利用水能资源,发展高耗能产业
B.发展生态林果业
C.建设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收益
D.利用丹江口库区和梯田等景观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