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6 道试题

1 .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处河道流向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向东流B.②处向北流C.③处向西流D.④处向南流
2.为保障④处河道的水质,应该(     
A.增加①处河道径流量B.关停②处的污染企业
C.保护③处的生态环境D.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
2023-06-11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海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2 . 水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或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近期相关学者提出“双下”形水网经济布局构想,有利于我国形成互联、互通、互济的水网经济格品。构建从西南调水至西北的西部调水工程是“双下”形水网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基础,可促进西部经济带协调发展。图示意“T”形、“II”形、“双T”形水网。完成下面小题。


   
1.与“T”形水网及“II”形水网相比,相关学者提出的我国“双T”形水网建设构想主要是基于(     
A.社会经济基础B.生态系统重塑C.现有水网系统D.民族文化振兴
2.从西南调水至西北的西部调水工程可能使(     
A.西南地区水资源枯竭B.西北地区城市等级显著提升
C.沿线土壤盐渍化减轻D.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3.西部调水工程实施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较为恶劣B.技术尚未成熟C.工程难度较大D.投入成本较少

3 . 遂宁市位于涪江、沱江分水岭两侧的丘陵区,为川中老旱区,自古有谚“三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0m³,是四川省人均水平的1/102021年,涪江右岸水资源配置工程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首批重大项目之一,拟从射洪市涪江干流金华电站库区取水,贯穿遂宁市的射洪市、大英县、船山区、高新区、安居区,输水至重庆市潼南区,线路总长约144km,其中遂宁段长约119km80%为隧洞。下图为涪江流域水系示意图及涪江右岸水资源配置工程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遂宁市“三年一大旱,五年一小旱”是该地(             
A.气温高,蒸发量大B.位于喀斯特地貌区,下渗严重
C.降水不稳定,且地形地貌不利于集水D.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2.与涪江流域其他水库相比,图示工程从金华电站库区取水的主要优势是(        
A.地势高,全程可自流B.水质优良,水量丰富
C.工程量小,节省投资D.人口稀疏,移民数量少
3.涪江右岸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利于(     
A.区域协同发展B.提供充足电力
C.缓解洪水泛滥D.扩大湿地面积

4 . 引江济淮工程被誉为“安徽版南水北调”,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其中引江济巢段按照III级标准建设,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江淮沟通段按照国家Ⅱ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下图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及长江和淮河流域占安徽比重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长和淮河流域占安徽省的比重
项目淮河流域长江流域
流域面积占全省的比重(%)48.047.3
水资源量占全省的比重(%)26.063.4
耕地占全省的比重(%)68.030.0
线路总长723公里
涉及安徽省12个市46个县(市、区)河南省2个市9个县(市、区)受益人口4132万人
1.实施引江济淮的原因,是安徽省空间上(     
A.水热不匹配B.光热不匹配C.水土不匹配D.煤电不匹配
2.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单位距离输水成本较高的是(     
A.引江济巢段B.江淮沟通南段C.江淮沟通北段D.江水北送段
3.引江济淮完工后,可实现(     
A.合肥水陆双通B.增加皖北水稻C.提升淮河防洪D.改善长江水质
2023-05-21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联考地理试题

5 . 滇中是全国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此国家启动滇中引水项目(下图)引金入滇。水源工程从金沙江无坝引水,经引水渠沉沙后,通过地下泵站进入总干渠,沿途输水过程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状况差异化分配水量。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采用无坝引水是为了(     
A.实现全程自流B.增加输水水量C.提升输水水质D.减少生态扰动
2.总干渠沿途分配水量最多的城市是(     
A.楚雄B.昆明C.通海D.蒙自
3.从水源供需方面考虑,该工程建成后输水量最大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023-05-20更新 | 3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海南省海口市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6 . 引黄济青工程是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输水线路全长291.14公里,其中棘洪滩水库以上为明渠,长253.14公里;水库以下为管道,长38公里,途经青岛城区。下图为引黄济青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棘洪滩水库以下使用管道输水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泥沙淤积②减少损耗③保证水质④降低流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引黄济青工程对沿途及输入地的影响,正确的是(     
A.加剧洪涝灾害风险B.缓解沿途的盐碱化
C.减轻青岛海水入侵D.严重阻碍船舶航行

7 . 汉江为长江的支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重点解决华北的缺水问题。为减少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的影响,修建了湖北引江济汉补水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实施方案是提长江水向兴隆下游河道补水。下图示意汉江流域及“引江济汉”工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汉江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D.海陆空循环
2.修建“引江济汉”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汉江(     
A.旅游景观B.流域降水量
C.上游调水量D.下游径流量

8 . 近些年来,滇中地区缺水问题十分严重。滇中引水工程自石鼓镇上游约1.5km的金沙江右岸取水,输水经丽江市、大理州、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终点为红河州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全长约664km,其中大部地段采用隧洞+暗渠输水。滇中引水工程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之一。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滇中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有(     
①生产生活用水量大②地形以高原为主,缺少洼地积水③气候干旱,降水稀少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难以储存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2.滇中引水工程大部采用隧洞+暗渠输水,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沿线蒸发量,增加输水量B.地势起伏较大,减少逐级提水
C.缩短线路长度,节省建设资金D.接纳地下水源,提高输水能力
2023-05-16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9 . 大通河通常被认为是湟水的支流,但以长度与流量论,大通河实为湟水正源。湟水谷地耕地面积相当于青海省耕地面积的56%,养育了全省人口的61%。“引大济湟”工程是青海省内一项大型的跨流域调水工程。2022年12月12日,“引大济湟”工程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二期工程松多水库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北干渠二期工程是北干渠一期工程的续建配套工程和引大济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以城镇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兼顾生态用水,属Ⅱ等大型水利工程。下图为“引大济湟”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引大济湟”引水线路明显优点有(     
①施工难度大       ②部分地区可自流引水       ③引水量较大       ④全部利用现有河道引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引大济湟”工程通水产生的明显影响(     
A.黄河中下游水量增加B.湟水谷地垦荒力度加大
C.缓解湟水谷地水资源短缺D.降低湟水谷地水价
2023-05-15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10 . 青藏高原贯穿输水隧道全天候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拟通过开凿雅鲁藏布江谷地至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深长贯穿隧道,在雅鲁藏布江干流峡谷地段筑坝截流,支流帕隆藏布江蓄水,利用区域地形高差将雅鲁藏布江部分水量调入柴达木盆地。下图为输水隧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雅鲁藏布江作为水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B.地质条件稳定,自然灾害少
C.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D.环境承载力强,生态修复快
2.该隧道调水方案优势在于(     
①埋藏较浅,防凌汛②可自流输水,运营成本较低③不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资源④避免受地热产生的高温影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该调水工程对柴达木盆地产生的影响是(     
A.缓解了工农业用水短缺问题B.可以完全修复山地冰川
C.增加森林储备,发展木材产业D.促进生态渔业大力发展
2023-05-12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