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6 道试题

1 . 膨胀土是一种吸水剧烈膨胀、失水剧烈收缩,并反复胀缩形变的土壤。“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总干渠穿越近400公里的膨胀土区,下图示意该区某段A、B、C、D四点在工程建好后2017~2021年间渠坡抬升或下沉的形变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膨胀土(     
①吸水性较强②裂隙不易发育③易发生滑坡④利于工程建设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图示时段内,A、B、C、D四个点(     
A.填、挖形变方向大致相反B.都先下沉,然后加速抬升
C.挖方点下沉,填方点抬升D.挖方点形变量大于填方点
3.克服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膨胀土难题最合理的措施为(     
A.整体挖去膨胀土层B.上部覆盖其他土层
C.膨胀土中混粉煤灰D.抽除膨胀土中水分
2023-07-0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 . 2021年6月29日,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该工程以杭州萧山枢纽为起点,引富春江水,分南北两路并行,北线经曹娥江到慈溪,南线经曹娥江到宁波以及舟山,惠及四市近2000万人口。下图为浙东引水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舟山群岛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需水量增长较快B.地表蓄水能力差
C.水污染日益严重D.降水总量比较少
2.“浙东引水工程”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A.改善杭州湾南岸的投资环境B.改善萧山周边的生态环境
C.增加慈溪老城区的内涝频率D.减缓绍兴地区的地面沉降
2023-07-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引江济淮工程被誉为“安徽版南水北调”,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其中引江济巢段按照III级标准建设,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江淮沟通段按照国家Ⅱ级航道建设,可通航2000吨级船舶。图左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图右示意长江和淮河流域面积、水资源和耕地占安徽比重。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引江济淮的原因,是安徽省空间上(     
A.水热不匹配B.光热不匹配
C.水土不匹配D.光土不匹配
2.引江济淮工程建成后,单位距离输水成本较高的是(     
A.引江济巢段B.江淮沟通南段
C.江淮沟通北段D.江水北送段
3.引江济淮完工后,可实现(     
A.合肥水陆双通B.增加皖北水稻
C.提升淮河防洪D.改善长江水质
2023-07-02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②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
③目标市场位于海南
④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④
2.乙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需抽水北送B.需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
C.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D.水质污染严重,水质差
3.关于图中丙工程的电力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电B.火电C.以水电为主,以火电为辅D.以火电为主,以水电为辅
2023-07-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地理试题

5 .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滇藏地区,进入缅甸,最后注入印度洋。该河流域水资源丰富,专家研究从上游引水调入新疆的可行性方案。下图示意从怒江调水入疆工程引水隧洞纵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怒江调水入疆工程修建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高寒B.冰川广布C.地质复杂D.永久性冻土
2.怒江调水入疆工程对怒江下游最可能的影响是(     
A.增加土壤肥力B.引发国际争端C.加剧径流年际变化D.保持地下水位稳定
2023-07-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乐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6 .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如下图)的文章。按照构想,该工程从雅鲁藏布江中游开始,沿着青藏高原的边缘线连通中国大江大河上游,输水至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缺水地区。“红旗河”长约6100多千米,几乎等于长江的长度;预计年调水量6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年径流量;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流、三条支流,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降低,通过“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实现全程自流。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资金相对欠缺B.技术水平较低C.地质环境复杂D.气候条件恶劣
2.“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会(     
A.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B.加剧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加剧调入区荒漠化程度D.运营成本高导致受水地用水成本较高
2023-07-0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地理试题

7 . 杭锦旗人采取“堆冰”的方式成功将黄河凌汛水引入库布齐沙漠腹地,进而治理沙漠。2019年,在图中“水生态”项目库区基础上,采取“东引、南提、北退”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水生态辐射功能。东引——将项目区继续向东延伸,开渠自流至七星湖,形成蜿蜒曲折的小河流和若干湖泊湿地;南提——在库区或库区外国,建设若干个泵站取水口,靠动力提水,纵向以6242线为轴线向南输送水源;北退——将凌汛期引入库布齐沙漠的黄河水,在枯水期退入干渠,在丰水期退入排干渠(仅用于排水的干渠)、滞洪区及黄河。截至日前,已累计分凌引水近5亿立方米,建成了大漠里的绿色经济长廊,下图示意杭锦旗引水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引水通畅角度考虑,推测杭锦旗人分凌引水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下列对引水措施的推断合理的是(     
A.“堆冰”的方式利于提高引水水位B.“东引”有利于形成新的灌溉干渠
C.南提,向南为甲镇输送饮用的水源D.枯水期退入干渠,利于减轻盐碱化

8 .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

1.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2.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大量开采地下水D.围湖造田

9 . 为综合开发与治理墨累河,澳大利亚政府修建了雪山调水工程,通过修建水库、开凿隧道等工程,将雪河水向西调入墨累河流域。同时在墨累河干支流修建了水库和水闸,以解决流域内干季水量不足带来的河口地区海水倒灌等问题。图为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雪山调水工程带来的影响有(     
A.增强雪河的航运功能B.减轻雪河河口海水入侵
C.提高墨累河供水能力D.降低墨累河流域的水质
2.调水工程采用开凿隧道方式的原因主要是(     
A.减少地表蒸发B.减少地形影响
C.减少下渗量D.减少建设资金
3.推测墨累河河口水闸开始关闭的时间最可能为(     
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

10 . 左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右图为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两国调水工程调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美国与澳大利亚单位调水量耗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调水线路的长短B.输水线所经地区地形地势
C.沿线地区的气候D.输水线路河道性质和类型
3.调水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的影响有(     
A.促进当地经济发展B.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C.易引发土地盐碱化D.减少当地生物多样性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