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1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海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剖面图中绘制的南水北调线路坡度,与实际的线路坡度相比(     
A.变缓了B.变陡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A.黄河以南部分施工难度较大B.渠首至北京水流速度越来越快
C.解决了华北地区缺水问题D.渠首至北京输水量越来越大
2024-05-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模地理试题

2 . 2023年12月5日,湖北武汉钢铁集团与河南平顶山煤炭集团联手,将满载2150吨丹江水(用高品质尼龙液袋灌装)的100个集装箱通过浩吉铁路,从河南平顶山站运往内蒙古鄂尔多斯。浩吉铁路(北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终到江西省吉安市)是国家“北煤南运”的运煤专线铁路,此趟列车将丹江水“捎脚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沿线缺水城市,为晋、陕、蒙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瓶装饮用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使用铁路集装箱进行“丹水北运”的直接原因是(     
A.巨大的陆运闲置返空运力B.广大的西北水源需求市场
C.高品质的尼龙液袋灌装D.先进的铁路站点装卸技术
2.与传统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铁路集装箱运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水量较大B.水质较好C.水价较高D.连续性好
3.下列关于“丹水北运”铁路运输实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了西北水量不足的现状B.提高了西北居民用水的水价
C.减少了运输途中的水分蒸发D.增大了铁路交通的运输压力
2024-05-23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宜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3 .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积向北京供水超93亿立方米,显著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下图示意1986~2022年北京市不同水源供水情况。图中的中水即再生水,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6年~2022年北京市供水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①供水结构趋于多元化
②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量趋于下降
③2013年以来,中水供水量持续上升
④2009年以来,外调水供水量逐渐递增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南水北调工程和中水供应量的增加,缓解了北京市(     
A.地面沉降现象B.气候恶化程度
C.土地沙化扩展D.水库枯竭问题
2024-05-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4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A.节水工程B.灌溉工程C.治污工程D.航运工程
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甲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甲地至丙地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丙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5-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主要输水到东北地区B.中线工程主要输水到华北地区
C.三条线路都能全线自流,无需抽水D.西线调水线路工程量难度小
2.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正确的是(     
A.彻底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局面B.加剧北方地区城乡争水问题
C.沿线地区,可能引发次生盐碱化D.北方因缺水造成的生态恶化全面恢复
2024-05-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6 . 2020318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河北、河南两省共计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此次生态补水计划至5月底结束。在输水工程中,输水道采用明渠和暗渠两种方式,明渠输水采用与沿线河流立交方式,不与地表水发生水体交换,暗渠则采用地下全封闭方式输水。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主要原因是(     
A.3~5月秦巴山区积雪大量消融水源充足
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
C.3~5月华北地区春早严重,生态面临严重考验
D.6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
2.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设计暗渠输水道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下渗损耗B.保障水量供应C.方便设备维护D.防止水体污染
3.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常态化运行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京津地区,雾霾减少B.京津地区,地下水位上升
C.丹江口地区,洪峰降低D.丹江口地区,昼夜温差减小
2024-05-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7 . 丹水北运是指利用北煤南运专用通道“浩吉铁路”将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淡水运至西北缺水地区的项目,为南水北调开辟出新途径。2023年12月5日,丹江口水库饮用水首次通过铁路运往鄂尔多斯地区,其采用了尼龙材质的敞顶箱复用液袋及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铁路集装箱运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水量较大B.水价较高C.水质较好D.连续性好
2.“丹水北运”利于沿线缺水城市(     
A.消除大气污染B.缓解河湖水污染C.发展水产养殖业D.保障生活饮用水
2024-04-28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8 . “引江济淮”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三大区域。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实现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下图为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工程线路(     
A.基本可以自流B.隧洞比例较高C.工程量北段大D.难度北段较小
2.该工程对安徽的影响有(     
①改善水运条件②水资源优化配置③耕地面积扩大④水污染范围扩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3-30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乐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地理试卷

9 . 2024年3月18日,中国水利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近10年,总计为华北地区输水62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近1亿人,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受水区M省的简称(     
A.豫B.晋C.冀D.鲁
2.工程向华北地区输水量最大的时段是(     
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

10 .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该地区春秋时节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2.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