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和③工程的运输方式,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D.航空运输
2.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
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该地区春秋时节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3.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2 .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城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①和③工程是____;②工程是____;④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的____线工程。
(2)①和③工程的运输方式,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C.高压输电D.航空运输
(3)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4)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
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春秋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2023-02-01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十单元 地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大单元作业设计

3 .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①和③工程的运输方式,具有共性的是(     
A.管道运输B.水陆联运C.高压输电D.航空运输
2.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   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冬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3.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2023·全国·模拟预测

4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骆马湖是江苏省第四大淡水湖,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骆马湖生态优美,水资源丰富。1938年,黄河改道导致大量泥沙淤积,骆马湖因此一度消亡。20世纪50年代,我国大力建设治淮水利工程,疏导被黄河泥沙淤塞的河流、湖泊等,骆马湖得以恢复。骆马湖湖砂资源丰富,采砂规模很大,年开采量曾高达1亿吨,但湖区采砂业于2015年被严格禁止。下图为骆马湖位置示意图。


(1)说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疏导并恢复骆马湖的主要目的。
(2)说明骆马湖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3)推测骆马湖湖砂的主要销售范围。
(4)分析骆马湖采砂被严格禁止的主要原因。
2023-11-28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模拟卷(5)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青铜峡又被称为“九渠之首”,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青铜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建设的以灌溉为主的水利枢纽,自1960年发挥灌溉效益,结束了宁夏平原两千多年来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实现灌面积达25万公顷。

材料二青铜峡地理位置示意图

(1)银川平原有“被贺兰山护着,被黄河爱着”的称号,试分析原因。
(2)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该河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甚至决堤泛滥。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分析青铜峡引黄灌溉得天独厚的条件。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我国北方水资源明显不足,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因此,跨区域调配水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由于降水量受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存在“南多北少;东南多,西北少”的格局,且差距悬殊。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我国地处中低纬度,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秋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大部分地区受从西北内陆来的冷高压控制,寒冷少雨。春夏季节主要以东南风为主,从海洋上带来了大量水汽,气候温暖,降水充沛。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北方人口稠密,耕地面积广,工业较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较大,并且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用水浪费严重,工业排放污水,水源被严重污染等现象;北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南方的1/3,缺水限制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1)分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2)解决北方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除了“南水北调”工程以外,还有哪些措施可以实施?
(3)根据已学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对“南水北调”三线方案进行对比,并完成下表内容。
项目东线中线西线
路线____________
水源区____________
供水区____________
输水方式____________
方案的优缺点优点____________
缺点____________
2023-09-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区域合作

7 . 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通过大坝水库和山涧隧道网,在大分水岭的东坡蓄水,将东坡斯诺伊河的一部分多余水量引向西坡的需水地区。下面两图分别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和澳大利亚东水西调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相比,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A.可调水量大B.移民数量小C.工程造价高D.受益地区广
2.两国的调入区由于地下水水位升高,会引起相似的环境问题。其原因主要是(     
A.海水入侵B.蒸发旺盛C.废水排放多D.基本无降水
2020-11-16更新 | 164次组卷 | 3卷引用:3.2 南水北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2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水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汉中冬季温暖、多晴天、风力弱),是我国中部地区水质最好的大河。引汉济渭工程被列入国家2020~2022年加快推进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是陕西省全局性水资源配置工程,被誉为新时代的“郑国渠”。该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横穿秦岭屏障,用以满足西安、咸阳、宝鸡、渭南4重点城市及沿渭河两岸的11个县城和6个工业园的调输配水工程。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线路图。

(1)分析汉中冬季天气特征的成因。
(2)简述渭河流域春旱严重的主要原因。
(3)简析“引汉济渭”工程对渭河流域的有利影响。
2022-01-18更新 | 37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变式题2
9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C.利于北方缺水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D.能促进北方内河航运的发展

10 . 南水北调工程是党和国家为优化中国水资源配置实施的战略性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为配合中线工程实施,丹江口市取缔库区网箱养殖,昔日“百里万箱下汉江”的壮观场景已不复存在。丹江口大坝高程从162m加高至176.6m,增加淹没面积370km2,数十万人移民他乡。2021年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全面通水七周年。7年来,工程累计调水494亿立方米,惠及7省市,受益人口达1.4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妥善解决移民问题,政府应(     
A.将移民全部分散安置,减少迁入区压力
B.发放安置资金,要求民众自行转移
C.加大库区开发力度,弥补淹没区土地损失
D.制定多元移民政策,保障移民权益
2.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影响描述错误的(     
A.受水区地下水位下降
B.受水区由于地势低平,调水后土壤易盐碱化
C.长江水量减少
D.长江航运受影响
3.为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目前北方地区需要(     
A.优先保障农业用水,确保粮食安全
B.减轻高耗水工业限制,大力发展经济
C.大力增加植被、水域,改善生态环境
D.严格用水总量控制,推进节水护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