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陕西省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地形等原因,形成了多样化的气候和植被景观。下图为陕西省局部地区示意图和汉中、西安气温降水柱状曲线图。

材料二:右图为根据2010年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的科研成果《基于GIS的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绘制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带示意图。

材料三:“引汉济渭”工程是“十三五”期间国务院确定的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该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引来的江水,穿过近百公里的秦岭隧洞后,最终将补给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从而实现长江和黄河在关中大地“握手”。2023716日,历经十余年建设,引汉济渭工程正式向西安通水。

(1)根据材料完成下表。


代号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汉中

____

____

____

____

西安

____

____

____

____


(2)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实际上是南北过渡带。据图简述我国南北分界带宽度的空间差异,并分析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3)引江济渭工程有“小南水北调工程”之称。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均主要采用明渠方式向北调水,结合材料说明引江济渭工程采用隧洞方式向北输水的主要原因。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 .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海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剖面图中绘制的南水北调线路坡度,与实际的线路坡度相比(     
A.变缓了B.变陡了C.无变化D.无法判断
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A.黄河以南部分施工难度较大B.渠首至北京水流速度越来越快
C.解决了华北地区缺水问题D.渠首至北京输水量越来越大
2024-05-2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模地理试题
3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几字弯”地区是能源富集区、传统特色农牧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脆弱区、自然灾害频发区等特殊区域。由于大部分为干旱、半干旱区,加之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至极限,该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长期制约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整原调水方案(降低水源河流调水比例和调水线路高程),经洮河入黄河刘家峡水库。下图示意黄河“几字弯”地区水网总体格局。

(1)分析黄河“几字弯”地区需调水的紧迫性。
(2)简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整调水方案的益处。
(3)说明黄河“几字弯”地区水网总体格局规划的合理性。

4 .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线工程主要输水到东北地区B.中线工程主要输水到华北地区
C.三条线路都能全线自流,无需抽水D.西线调水线路工程量难度小
2.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正确的是(     
A.彻底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局面B.加剧北方地区城乡争水问题
C.沿线地区,可能引发次生盐碱化D.北方因缺水造成的生态恶化全面恢复
2024-05-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水北调”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目前已建成东线和中线工程。东线工程始于江都,终到天津,利用已有河流湖泊串联调水,受地形影响,水体无法从起点自流到终点,运行过程中,需利用抽水枢纽逐级抽引长江水。中线工程起点为丹江口水库渠首,终到北京团城湖,综合考虑运行成本、沿线影响、水量水质等因素后,开挖河渠与建设地下隧洞输水。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短缺,促进了当地农业、工业的发展。图为东线工程与中线工程纵断面示意图。

(1)说明中线工程建设地下隧洞输水的优缺点
(2)从生产与生活的角度,为华北平原更高效利用调来的水资源提出合理建议。
(3)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对华北平原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2024-05-0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1)京津冀地区主要供水源是地下水,但由于过量超采,诱发了严重的____(水土流失/地面塌陷)问题:____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状况。

京张高铁主线是由北京北站至张家口站,全程174公里,设10个车站。京张铁路通车后,北京至张家口所需时间由3小时12分短为56分。

(2)简述京张高铁的开通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鼓励发展节水型农业,怀柔区积极探索“鱼菜共生”农业模式。“鱼菜共生”是一种生态种植加养殖的新型农业模式,它通过一系列的精巧设计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打造成一个低碳环保、产出高效的生态链。图三为“鱼菜共生示意图”。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具体分析“鱼菜共生”农业模式的效益。
2024-05-0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双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地理试题
7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35日起,安徽卫视《千里江入淮》六集纪录片正式播出,纪录片从工程历史、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民生发展、生态保护、航运经济六个角度立体反映引江济淮工程的推进过程和工程功能。

(1)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多个水利枢纽提水,以利江水自流北上。以下枢纽中,发挥提水作用的有(     
A.枞阳枢纽B.派河枢纽C.蜀山枢纽D.东淝闸枢纽
(2)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疏浚了多段天然河道,用于输水。以下河道中,由于输水启用,河道水流流向改向的有(     
A.白石天河B.派河C.东淝河D.西淝河
(3)简述引江济淮工程的作用。
(4)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在历史上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均建设过多项调水工程,请你结合历史上和新中国成立后这两个时期,各列举一例(不含引江济淮工程)。结合一例,从资源、环境与国家发展的角度,说明该调水工程的意义。
2024-05-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安庆示范高中高三联考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包含丹江口水库坝体的加高工程)建成通水后,一泓清水流向华北地区,对汉江中下游的水安全也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配套工程,拟采用“坝下方案”和“全程隧洞方案”:取水口位于长江三峡水库北岸,提升水位后注入全程194.3公里的隧洞,隧洞出水口位于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5千米的安乐河口,注入汉江。通过水量置换的方式,南水北调中线可以从丹江口水库增加20亿立方米的年均调水量。引江补汉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沿线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家森林公园、联合国“人和生物圈”保护区等桂冠。“全程隧洞方案”的工程投资和技术难度远大于地表开挖明渠的方案。图为引江补汉工程线路示意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于汉江下游水安全的影响。
(2)填写下表,分析引江补汉工程方案的主要优点。
工程方案主要优点(各两点)
坝下方案_____
______
全程隧洞方案______
______
2024-04-28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9 . 丹水北运是指利用北煤南运专用通道“浩吉铁路”将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淡水运至西北缺水地区的项目,为南水北调开辟出新途径。2023年12月5日,丹江口水库饮用水首次通过铁路运往鄂尔多斯地区,其采用了尼龙材质的敞顶箱复用液袋及自动集装箱装卸水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传统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相比,铁路集装箱运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水量较大B.水价较高C.水质较好D.连续性好
2.“丹水北运”利于沿线缺水城市(     
A.消除大气污染B.缓解河湖水污染C.发展水产养殖业D.保障生活饮用水
2024-04-28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局部地区图。

材料二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剖面示意图。

(1)南水北调工程投入使用后,哪些地区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其产生原因与黄河三角洲的土壤盐碱化是否相同?试分析原因。
(2)有些专家提出在渤海莱州湾与黄海胶州湾之间,开挖一条长约130千米的横跨山东半岛的运河(胶莱运河,图中a线所示)的构想。若开通胶莱运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2024-04-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