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矿产资源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大,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埃塞俄比亚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我国是该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我国服装企业纷纷在埃塞俄比亚工业园区投资建厂。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地理位置及我国工业园分布。

(1)指出我国服装企业到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的主要目的。
(2)说明我国服装企业在埃塞俄比亚建厂过程中面临的自然障碍。
(3)从产业联系角度,简述我国服装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厂对当地的积极影响。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FY集团(全称FY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福建省福州市成立,是专注于汽车安全玻璃生产的大型跨国集团。经过30余年的发展,FY集团已在全球布局,建立了多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和商务机构,并在中、美、德设立了6个设计中心。下图为中国FY集团在美国本土生产基地分布图。


(1)分析中国FY集团在美国东北部建厂的区位优势。
(2)简述中国FY集团选择在美国和德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的原因。
(3)说明中国FY集团在全球布局生产基地的积极意义。

3 . 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就越强.各地产业竞争力系数的变化,可以反映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下图示意上海市与浙江省六类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从浙江向上海转移的产业最可能是(     
A.烟草产业B.皮革产业
C.机械产业D.通讯产业
2.有关上海市与浙江省六类产业竞争力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海各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增强
B.浙江各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增强
C.1990年浙江各产业的竞争力总体强于上海
D.2015年上海各产业的竞争力总体强于浙江

4 . 2018-2019年,广东、海南、广西三省在多方面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区域之间的交流协作。图为北部湾城市群图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部湾城市群对接粵港澳大湾区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气候条件优越B.地理位置邻近C.国家政策支持D.海上交通便利
2.北部湾城市群对接粵港澳大湾区,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     
A.降低工资成本B.实现产业集聚C.促进产业升级D.开拓国际市场
3.推进对接粵港澳大湾区对北部湾区域发展的极积影响主要有(     
①减轻区域环境污染   ②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④有效保护区域资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座景色优美的海滨港口城市。它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宝岛台湾,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1980年泉州某服装企业代工(即代为生产,按照企业用户标准生产,再贴上其他公司的品牌来销售)生产台湾某服装品牌,1990年该企业创立自主品牌,2009年该企业总部迁往厦门。下图为该企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1)分析改革开放初期泉州发展服装加工业的优势条件。
(2)说出该企业在1980年选择代工生产的原因。
(3)指出1990年该企业创立自主品牌的目的。
(4)说明2009年厦门市吸引该企业将总部迁入的原因。
2020-09-18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选考)试题

6 . 20世纪90年代,四川省夹江县依靠本地丰富的红页岩资源,使陶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广东、福建等国内知名陶瓷企业纷纷“东陶西移”落户夹江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福建等省陶瓷产业“东陶西移”的原因可能是(     
A.生产技术落后B.国内市场饱和
C.矿产资源枯竭D.环保与生产成本高
2.四川省夹江县承接东部沿海陶瓷产业转移,对当地产生的影响是(     
A.降低当地劳动力价格B.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C.带动色釉料产业的发展D.加快航空物流的发展

7 . 华为公司已成为中国创新型企业的代表,截止2017年,在海外共建立了16个研究中心。下表为华为mate3O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情况。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华为mate3O主要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的主要原因是
A.实现双赢,促进企业共同发展B.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市场
C.交通便利,减少运输成本D.发挥区域优势,提高产品性能
2.华为公司在欧洲建立多个海外研发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及时掌握市场需求B.提高产品质量
C.充分利用当地零部件D.降低生产成本
2020-04-09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8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 世纪80年代,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加工贸易模式。主导产业为服装加工业、印刷业、金属制品业等。90 年代中后期,格局逐步改变,主导产业转变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下图是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布局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20世纪80年代,        密集型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90年代后,珠江三角洲推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原因是(            )(双选题)
A.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
B.土地租金低、矿产资源丰富
C.拥有廉价、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D.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2) 90 年代后,粤东、粤西、粤北建立产业转移园区,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主要原因是劳动力         和土地租金         等。
(3)简述产业转移对粤东、粤北、粵西的有利影响。( 至少回答2点)

9 .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承接了大量电子装配工业的转移。近年来,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电子装配工业有向内陆地区转移的趋势。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电子装配工业属于(             )
A.动力导向型B.劳动力导向型
C.市场导向型D.原料导向型
2.电子装配工业向我国内陆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内陆地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B.内陆地区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
C.东部沿海地区运输成本上升D.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上升
2013·上海杨浦·一模
10 . “上海制造”是中国工业多年来的标志,有着辉煌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的产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服务型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逐渐明显起来。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产业优势的变化和产业集聚导致了长三角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1998-2007年期间制造业转移路径如下:1.从上海转移进入浙江省的制造业行业有家具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革制品业和橡胶制造业;2.从上海转移进入江苏省的制造业行业有:医药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3.从江苏转移进上海的行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从上海角度讲,一般吸纳的是资本密集型、港口型工业。

材料二:2009年上海现代服务业各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产业2009年产业2009年
物流业7.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5
商贸流通业2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5
金融业20.2教育4.2
房地产业13.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2
(1)上海制造业有着辉煌的历史,请从上海的区位条件分析上海制造业的优势。
(2)根据材料一分析,上海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转移出和吸纳进的产业有何特点?解释上海产业转移的合理性。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中现代服务业各产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可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
2019-11-13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