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河南省设立了中部地区首个综合保税区,率先打开了一条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通道。

材料二:近年来,国际产业转移更加青睐内需空间大、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拥有1亿人口的河南省,正是这样的“掘金宝地”。目前,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来河南省投资的分别达到68家和128家,吸纳了大量人口就业。以生产电子产品为主的富士康集团堪称河南省2010年引进的重要出口加工型企业之一,预计两年后能为河南省带来近2000亿元的销售收入。

材料三:今后河南省主要围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发展,改造提升煤化工、电解铝、电力等传统优势产业。

材料四: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



(1)结合材料一、二,简述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区位优势。
(2)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国内外众多企业落户河南省,将会对河南省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2 . 工业部门的地域转移是和结构升级相联系的。如果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同一工业部门,则最可能是(     
A.石油化工工业B.电视机制造工业
C.航天工业D.制糖工业

3 . 浙江蓝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蓝莓产业领军型企业,该公司培育的“蓝美1号”新品种不仅易种、易采、高产、口感好、种植区域广,而且花青素含量高出普通蓝莓品种的7~10倍。2018年浙江和四川两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四川省蓝之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决定从蓝莓产业切入,打造“蓝美1号”原料基地、育苗基地、休闲采摘基地、蓝莓冻果和衍生品加工销售在内的蓝莓全产业链,以此作为东西对口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促成浙江和四川“蓝莓1号”产业扶贫项目的主导因素是(     
A.资金B.技术C.市场D.政策
2.对口产业扶贫被誉为最可持续的扶贫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解决了贫困地区的就业问题B.完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
C.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D.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发展问题
3.在“蓝莓1号”东西对口产业扶贫项目中,浙江省获得的收益主要表现在(     
A.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B.节省了劳动力和土地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
C.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省内的就业率
D.减少了到浙江省务工的农民工,减轻了省内的环境压力

4 . 纺织机械是指应用在纺织工艺各个环节中,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其技术水平、质量、制造成本和产业转移路径,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下图示意世界纺织机械行业的产业转移路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世界纺织机械行业第一次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欧美劳动力成本较高②欧美纺织机械生产过剩③亚洲、巴西纺织从业者素质高④亚洲、巴西纺织原料充足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中国在世界纺织机械行业产业转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实现发展中国家纺织机械自给自足B.减轻欧美纺织机械企业之间竞争性
C.结束欧美纺织机械国际上垄断地位D.促使欧美纺织机械退出发展中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生产条件的变化促使我国许多企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企业中,最容易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是(     
A.汽车制造企业B.大型造船企业C.软件研发企业D.服装生产企业
2.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有(     
①土地成本低;②劳动力价格低;③科学技术先进;④当地政府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重庆市属东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2.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7 . 阅读此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澜沧江—湄公河中上游,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山高谷深林密,地势北高南低,近年来,中国倡导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综合开发,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倡议等推动下,该地区经济合作取得很大进步。

材料二位于该流域的中老铁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项目,其中老挝段北起老中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已于2021年12月3日建成通车。

材料三图左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料图”,图右为“澜沧江—湄公河径流量各国占比图”。



(1)根据材料三,比较景洪和万象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2)分析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自然困难。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开发的方向。
(4)分析老挝承接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有利区位条件。

8 . 近几年,我国某企业在加里曼丹岛(位置如下图)建立了境外产业合作集聚区。该集聚区从事农林种植与产品加工,并带动我国种植和养殖业、木材加工业、榨油类企业和建筑、设备、安装、水电等相关配套企业“走出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相比,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A.西南部濒临印度洋B.赤道从岛屿的中部穿过
C.周边隔海相望的邻国多D.东北临马六甲海峡
2.我国企业到加里曼丹岛合作的项目最不可能是(     
A.天然橡胶种植B.棕榈油加工业C.葡萄制酒业D.家具制造业
9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被确定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率先取得突破的重点领域。

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向周边地区转移,天津市、河北省成为制造业的主要承接地。
(1)说明天津武清区承接北京先进制造业的优势条件。
(2)图中所示区域内规划修建一条轻轨客运铁路。说明这一举措对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意义。
(3)历史上的天津因运河而兴,运河文化是天津地域文化之一。京津冀三地正在共同建设运河文化带,你认为天津市应当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性开发运河文化遗产。
2021-09-16更新 | 7040次组卷 | 4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式测试地理试卷(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