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浙江纺织产业发展遇到困难,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安徽省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纤维资源,逐渐成为浙江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图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各省人口与GDP(国民生产总值)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遇到的主要困难是(     
A.销售市场饱和B.纺织原料短缺
C.生产成本升高D.基础设施不足
2.相较于江苏,安徽承接浙江纺织产业的优势是(     
A.劳动人口多B.土地租金低
C.研发技术强D.空间距离近
3.承接浙江纺织产业转移,有利于安徽省(     
A.完善产业链条B.减轻环境污染
C.减少资源消耗D.均衡各市发展
2024-05-08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等学校高三最后一卷三模地理试题4-6题原题及变式题
2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0年,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建成并开放通车,国家交通部提出了五纵七横的国道干线方案,合肥J汽车厂抓住机遇开发新的汽车品类以满足居民短途城际出行。2017年底,该汽车厂与德国著名传统汽车品牌合作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合肥不仅成为新的汽车生产基地,更是德国总部之外全球第一个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部件中心。目前,合肥已汇聚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江淮汽车、长安等6家整车生产基地。2023年度,汽车总产量134万辆,新能源占比55%。今年,政府为打造汽车首位产业,又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系列政策。图为江淮蔚来和大众安徽厂房景观。

(1)20世纪80年代、中国汽车制造主要类型是各类卡车和轿车(乘用车)。推测1990年J汽车厂开发的新汽车品类,并说明理由。
(2)说明德国车企落地合肥的主要原因。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合肥建设“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
2024-04-15更新 | 3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考试地理试题

3 . 欧洲传统工业呈“香蕉带”分布。随着欧盟东扩和制造业向东转移,这一工业带演变成了“金足球”形状。下图为欧洲经济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欧洲制造业向东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才向东流动B.寻求完善的配套设施
C.降低生产成本D.受高科技产业的吸引
2.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会(     
A.增加劳动力需求B.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C.制约制造业发展D.向东迁移研发中心
2024-04-02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等学校高三最后一卷三模地理试题4-6题原题及变式题

4 . 服装产业是河南的传统制造业,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的服装产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但近些年得益于连续十年推动的“巧媳妇”(河南妇联倡导实施的提高城乡妇女就地就近居家灵活就业的惠民工程)等工程,大量承接沿海地区服装产业的转移,河南的服装产业在国内的位次有了较大提升。完成下面小题。

1.沿海地区将部分服装产业向河南转移,主要目的是(     
A.利用当地原料B.开拓消费市场C.提高产品质量D.降低生产成本
2.河南大量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对当地的影响是(     
A.改善环境质量B.推进城镇化发展
C.缓解人地矛盾D.提高当地教育水平
2024-03-28更新 | 345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等学校高三最后一卷三模地理试题4-6题原题及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居出口行业迅速成长,诞生了一大批以出口为主的家居企业。近年来,美国对中国家居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对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类似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家居企业纷纷赴墨西哥投资建厂,但仍然离不开中国供应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家居出口行业的主要优势是(     
A.劳动力廉价B.产业基础好
C.木材资源多D.技术含量高
2.与越南相比,墨西哥成为中国家居企业投资建厂目的地的直接原因是(     
A.增加原料供应B.降低生产成本
C.方便产品运输D.稳定产品出口
3.赴墨西哥投资建厂的中国家居企业留在国内的供应链环节是(     
A.整体组装B.产品营销C.市场调研D.零部件生产
2024-03-22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地理试题

6 . 我国制造业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制造业区位优势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劳动力的空间流动也在悄然变化,制造业区位优势的变化对劳动力空间流动的影响因行业、城市、劳动力个体而异。下图示意2007-2013年中国制造业区位优势上升与下降的城市在不同类型城市间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7—2011年

2008—2012年

2009—2013年

下降

上升

下降

上升

下降

上升

地理区位

东部城市

23.2

53.0

22.6

50.0

22.5

49.5

中部城市

39.0

11.8

32.3

28.1

41.9

11.8

西部城市

27.7

23.7

34.1

12.4

26.9

25.8

东北城市

10.2

10.5

11.0

9.0

8.8

12.9

经济区位

城市群中心城市

6.8

30.3

9.1

22.5

8.8

22.6

城市群外围城市

69.5

53.9

67.1

60.7

60.9

61.3

其他城市

23.7

15.8

23.8

16.9

24.4

16.1

规模

特大超大城市

2.8

10.5

3.7

7.0

3.1

8.6

大城市

44.1

53.9

42.1

56.2

41.9

55.9

中等城市

36.7

30.3

37.2

30.3

38.1

29.0

小城市

16.4

5.3

17.1

5.6

16.9

6.5

1.2007-2013年,制造业区位优势变化格局特征(     
A.东部城市与中西部城市区位优势变化一致B.多数城市群中心城市区位优势下降
C.规模较小城市区位优势下降较显著D.东北城市区位优势一直下降
2.制造业区位优势的变化导致制造业劳动力空间流动,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吸引了较多劳动力流入B.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倾向流入优势上升城市
C.特大超大城市优势下降没有吸引力D.东部地区仍是主要目的地
3.与城市群外围城市促进劳动力流入原因不相符的是(     
A.城市生态宜居性B.中心城市制造业大多转入外围城市
C.以高端制造业为发展重点D.就业机会与收入增加
2024-03-15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7 . 日本某公司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下图示意该公司发展历程。完成下面小题。

1.埃及某农业园向该公司发出订单,主要是为了(     
A.提升农业效益B.改善农村环境C.降低化肥成本D.保障农户收入
2.该公司在中国成立发动机生产工厂,主要考虑中国(     
①研发水平较高②资金储备雄厚③制造业实力强大④协作条件较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该公司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     
A.提高产品质量B.拓展产品与市场领域C.控制生产成本D.节约原料与技术升级
2024-02-07更新 | 30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等学校高三最后一卷三模地理试题4-6题原题及变式题

8 .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发展战略之一,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综合评估天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非首都功能转移承接能力主要从经济社会、生态约束等角度进行。下图为津冀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象限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城市中,综合承载能力最高的是(     
A.唐山B.天津C.张家口D.邢台
2.疏解非首都功能对北京的影响体现在(     
①优化产业结构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③解决大城市病④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京津冀协同发展中(     
A.唐山可以承接高耗能高污染企业B.天津承接批零等劳动密集型企业
C.衡水发挥资源优势,壮大经济实力D.邯郸发展滞后,无法承接疏解工作
2024-02-05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9 . 近年来,中国数据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动力强动,扩张模式多样。数据中心空间扩张主要为点状生长、邻近扩张和聚集增长三种模式。下图示意数据中心空间扩张的三种主要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据中心空间扩张模式甲、乙、丙依次为(     
A.邻近扩张、聚集增长、点状生长B.点状生长、聚集增长、邻近扩张
C.点状生长、邻近扩张、聚集增长D.邻近扩张、点状生长、聚集增长
2.2016年以来,全球数据中心扩张放缓,但中国增长动力强劲,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     
A.国家政策大力引导B.数字经济迅猛发展
C.交通条件日益改善D.网络设施日臻完善
3.近年来,北京市一些大型数据中心向邻近的廊坊市扩散、主要是考虑廊坊市有(     
A.凉爽的气候条件B.成本较低的土地供给
C.良好的协作关系D.优质的运营保障条件
2024-01-22更新 | 1291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

10 . 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上游(设计、设备、材料)、中游(晶圆及存储器制造、封测等)和下游(数字终端)等环节。20世纪50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独领风骚,70年代起,半导体产业经历了三次区域转移过程(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美国半导体产业第一次转移选择日本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市场B.产业基础C.科技D.交通条件
2.半导体产业第二次转移对日本的主要影响是(     
A.产业升级加速B.市场份额扩大C.就业机会减少D.出口竞争力下降
2024-01-07更新 | 29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等学校高三最后一卷三模地理试题4-6题原题及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