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3·黑龙江大庆·一模
单选题-题组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年来,国内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出稳步上行的发展趋势。尽管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仍然已在各省(区、市)之间发生大规模迁移。我国沿海地区依靠区位优势,抓住国际医药产业转移的机遇。上海作为传统医药产业中心之一,目前医药产业呈现出转入与转出并存的态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医药产业转移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医药产业(     
①投资规模较大②劳动力需求较多③市场依赖性强④产业周期偏长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上海医药产业转入与转出并存,转入与转出的企业最大的差别在于(     
A.生产规模B.生产能耗C.原料成本D.企业利润
2023-02-17更新 | 2179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地理试题1-3题及变式题

2 . 十一城市指数S=2P1/(P2+P3+…+P11),P1、P2,P11为城市体系中按人口规模从大到小排序后,某位次城市的人口规模。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开辟了利用外资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模式。下表示意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分布(按城市规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市(省)1980年(万美元)比重(%)1993年(万美元)比重(%)累积值(1980~1993年)(万美元)比重(%)年递增率(1980~1993年)(%)
特大城市283428.18477513.229369814.629.9
大城市265726.314321722.359192929.535.8
中等城市222222.01162618.042662521.235.6
小城市县236723.629854046.569715034.745.1
合计10080100.0642794100.02009402100.036.6
1.1980〜1993年,珠三角地区获得大量外资投入的最大契机是(     
A.毗邻港澳台、东南亚B.国际产业结构调整
C.侨乡回报家乡D.国家财政资金倾斜
2.1980〜1993年珠三角实际利用外资(     
A.集中在大城市、特大城市B.使大中城市个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C.促使珠三角地区十一城市指数下降D.投资领域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
3.1993年后,加大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的阻力主要是(     
A.投资成本(土地、劳动力)上涨B.珠三角地区的优惠政策逐渐减少
C.美、日等国对投资的竞争D.珠三角地区资源开采成本上升

3 . 作为对外投资的新方式,海外园区已成为探索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海外园区建设一般采用共商共建模式,但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仍面临诸多困境。下图示意高水平海外园区具备的关键优势。完成下列小题。

1.建设高水平海外园区面临的最大困境是(     
A.产业规划不合理B.融资渠道不畅通C.人才培养不到位D.政治经济风险
2.中国海外园区建设采用共商共建模式,有利于(     
①均摊投资建设成本②构建多方协调机制③降低投资外部风险④消除文化制度差异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引导入园企业快速融入当地生产经营环境的关键优势是(     
A.政策协调机制B.信息和资源共享C.投资软硬环境D.集聚经济效应
2022-08-10更新 | 1504次组卷 | 46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一模联考文综地理试题
4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主的部分跨国企业逐步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下图为中国与东南亚五国人口结构对比图。

材料二:2020年,越南以近3%的GDP增速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997年以来,越南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保证工业区的集聚发展,并提出了“2050愿景”,明确打造胡志明市、河内市以及岘港市等重点经济区,在经济上发挥主导性增长极作用。作为东盟重要成员国,越南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特殊的贸易优惠政策和额外关税减免优惠。下图为越南工业区分布示意图。


(1)说明与中国相比,东南亚五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2)分析越南工业区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原因。
(3)有人认为未来越南将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你是否赞同,并简述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8周年。云南某公司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老挝大力推进天然橡胶等产业合作,并取得显著成效。橡胶树是老挝的新引进物种,该树性喜高温、高湿、静风和肥沃土壤,老挝北部山区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优势成为了天然橡胶适种区。天然橡胶是国防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我国的天然椽胶连续7年自给率不足20%。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12月6日上午10点,载着该公司近千吨天然橡胶物资的中老铁路首列货运列车抵运云南昆明。下图为老挝地理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说明我国近年来天然橡胶自给率低的原因。
(2)分析老挝北部山区成为天然橡胶适种区的原因。
(3)指出该公司在老挝大力推进天然橡胶产业合作时可构建的产业链。
(4)说出中老铁路的建成对中老两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共同益处。
2022-02-2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文综地理试题
6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浙地区桑蚕丝绸业历史悠久,其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20世纪90年代。2005年以后,广西成为我国桑蚕产茧量第一大省区,从最初的“东桑西移”,逐步演进为“东丝西移” “东绸西移”,实现了产业升级。广西凌云县平怀村是当地最大的优质桑蚕生产示范基地。平怀村在种桑养蚕的基础上,进行桑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形成“平怀模式”。图a示意江浙地区和广西的位置,图b为“平怀模式”桑蚕循环产业链示意图。



(1)与江浙地区相比,简述广西桑蚕产业发展的土地优势。
(2)分析广西桑蚕产业对当地劳动力流向的影响。
(3)简述“平怀模式”桑蚕循环产业链①的特点。
(4)分析“东丝西移”“东绸西移”对广西桑蚕产业的促进作用。
2020-04-26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7 . 离散系数是统计学常用统计指标。制造业离散系数大,说明该制造业区域分布差异大,所对应地区集聚程度高。下图示意我国四种类型制造业的离散系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2000年- 2015年间,四种类型制造业中
A.能源密集型向中东部扩散明显B.技术密集型分布最不均衡
C.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空间较大D.资本密集型分布逐步分散
2.形成四种类型制造业离散系数2000-2005年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布局B.国家政策C.基础设施建设D.科技进步
3.我国制造业布局的趋势性变化,直接引起了
①产业结构调整       ②能源分布改变       ③人口迁移       ④环境恶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0-01-20更新 | 63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8 .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
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
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D.设备费用
2019-01-30更新 | 8017次组卷 | 9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9 . 20世纪8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木乐镇的农民从外地买回原料,发放给各家各户,用家庭缝纫机和家用剪刀做起了皮衣、风衣、皮袋等产品。20世纪90年代,木乐镇一些服装企业为生存转型做运动服装。近年来,福建、上海、江苏等地的企业前来投资办厂,木乐镇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80年代木乐镇服装加工业的生产特征是
A.管理方式先进B.企业规模大C.生产过程分散D.技术水平高
2.20世纪90年代木乐镇服装生产转型的原因可能是
A.同类企业间竞争压力大B.国内服装市场完全饱和
C.木乐镇服装产品档次高D.传统服装加工业门槛高
3.大量外地服装企业来到木乐镇投资建厂的最主要目的是
A.减少营销成本B.节约运输费用C.降低设备成本D.节省劳动力成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