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群是参与双循环的主要载体。目前,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价值链分工差异,但未能基于三地比较优势形成高效率的分工体系,京津冀内部小循环尚未打通。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部分城市联系强度(线的粗细代表城市间联系强度的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两市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发展水平较高的原因是(     
A.资源丰富B.产业齐全C.政策支持D.人才众多
2.与张家口相比,北京对唐山的辐射更强,主要是因为唐山(     
A.产业基础好B.距北京近C.准入门槛低D.生态环境优
3.京津冀城市群打通内部小循环,可以(     
①利于区域分工协作              ②促进区域产业趋同
③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④增强对外辐射带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3-18更新 | 192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青岛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

2 .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产业转移发生在国内,且省内的产业转移快于省际的转移,同时部分产业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后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产业链的转移尽管在发生,但是并没有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绝大部分仍然留在东南沿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国内产业没有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     
A.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明显B.政策优惠力度较低
C.综合比较优势相对较弱D.营商环境差异较大
2.目前,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     
A.纺织、石化工业B.服装、汽车制造C.家居、电子装配D.家电、有色冶金
2024-03-02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

3 .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产业转移发生在国内,且省内的产业转移快于省际的转移,同时部分产业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后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产业链的转移尽管在发生,但是并没有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绝大部分仍然留在东南沿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国内产业没有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     
A.政策优惠力度较低B.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明显
C.营商环境差异较大D.综合比较优势相对较弱
2.目前,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     
A.家居、电子装配B.服装、汽车制造
C.纺织、石化工业D.家电、有色冶金
3.2018年以后,部分国内产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B.规避欧美贸易壁垒
C.开拓国际市场D.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4 .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产业转移发生在国内,且省内的产业转移快于省际的转移,同时部分产业自2018年以后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产业链的转移尽管在发生,但是并没有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绝大部分仍然留在东南沿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国内产业没有大规模向中西部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     
A.政策优惠力度较低B.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明显
C.营商环境差异较大D.综合比较优势相对较弱
2.目前,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集中在(     
A.家居、消费电子B.服装、汽车制造C.纺织、石化工业D.家电、有色冶金
3.2018年以后,部分国内产业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生产成本B.规避欧美贸易壁垒C.开拓国际市场D.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3-08-04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长江经济带积极推进带内产业转移,为提高产业转移的成效,研究人员对带内11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均GDP和8个承接省级行政区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交通、科技创新等要素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划分等级(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决定长江经济带内产业转出和承接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相对位置B.区间距离C.绝对优势D.比较优势
2.每个省级行政区承接产业(     
A.是随机的B.有时空差异C.是均匀的D.由东向西渐进
3.从长江经济带内整体规划考虑,承接区域内(     
A.云、贵只承接原料指向型产业B.渝、皖侧重承接动力指向型产业
C.川、鄂重点承接技术指向型产业D.湘、赣侧重承接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6 . 全球化指数Gi=(Ti十Fi)/2(Ti为区域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Fi为实际利用外资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全球化指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读江苏三大区域2000~2009年经济全球化指数比较图及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表,完成下面小题。



1.三大区域相比,苏南地区全球化指数高的原因是(     
A.苏南地区卫生机构和高校多,就业机会多
B.苏南地区地势平坦开阔,劳动力丰富
C.苏南地区有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交通便利
D.苏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科技实力较强
2.下列有利于三大区域协调发展的措施是(     
A.促进人口由苏北、苏中地区向苏南地区迁移
B.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开发苏北地区的矿产资源
C.充分发挥苏南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从苏北、苏中地区向苏南地区转移
D.苏北、苏中地区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对内对外开放
2022-08-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林甸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7 . 目前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双向流动:一方面低层次的产业向中国周边劳动力、土地更具优势的东南亚和印度转移;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向本土转移。下表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各项指标比较;下图为2017年中国与印度人口年龄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

印度

第一产业GDP比重(%)

7.90

15.70

第二产业GDP比重(%)

40.50

17.20

第三产业GDP比重(%)

51.60

67.10

人口(亿)

13.9

13.3

城镇化率(%)

57.50

31.10

发电量(万亿瓦时)

6275

1497

直接投资(亿美元)

1310

399


1.以2017年数据为参考,与中国相比印度未来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入地的优势有(     
A.印度产业结构更合理B.印度基础设施更完善
C.印度处在人口红利期D.印度劳动力素质高
2.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有(     
A.中国出现“产业空洞”B.减轻中国对外依赖
C.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差距D.中国经济超高速发展
3.应对新一轮产业转移的影响,中国今后应(     
A.降低土地、劳动力价格B.加快产业升级,吸引附加值大的产业链
C.打造中西部科技园区D.扩大对外投资额
2021-11-18更新 | 347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52 产业转移-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刷题精练

8 .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上海实行“头脑在上海,两手在外地”的产业发展战略,上海重点向外转移的产业主要是( )
A.高档时装业B.电子装配业
C.高端制造业D.现代服务业
2.与上海相比,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安徽省具有的比较优势主要有( )
①生态环境
②人才技术
③产业配套
④能源矿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3.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
A.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B.促进各城市等级提高
C.提升长三角国际地位D.促进产业分布均衡化

9 . 科隆自贸区和新太平洋自贸区(下图)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可直接(     
A.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B.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C.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D.提升运河转运能力
2.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产业结构B.经济腹地
C.基础设施D.地理位置

10 . 喀什市是我国的边陲城市,原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0年,根据新疆地区代表在两会上提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我国在内陆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称之为“东部深圳,西部喀什”,人们对它寄予了厚望。喀什市设立经济特区后,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到2022GDP增长了3倍。下图示意喀什市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开展喀什扶贫援建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两地距离遥远,沟通联系不便
B.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条件恶劣
C.资金投入不足,难以进行产业改造升级
D.产业结构差异大,可直接转移的产业少
2.与深圳相比,喀什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是(     
A.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充足
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接壤国家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潜力巨大
D.交通条件优越
2024-01-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